郭晨凱 制圖
在東風汽車集團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之后,國資戰略整合再現一例。2月10日晚,重慶港收到公司控股股東重慶港務物流集團有限公司的告知函,公司間接控股股東重慶物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重慶物流集團”)正在與中國物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物流集團”)籌劃國資戰略整合事宜。重慶港表示,本次整合或將導致公司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眼下,中國物流集團正致力于打造“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綜合性現代物流企業集團”,其目前擁有中國鐵物、中儲股份、華貿物流、國統股份等4家A股上市公司。重慶港有望成為中國物流集團整合后的旗下第5家上市公司。
本次整合也意味著,重慶港有望實現從地方國資控股上市公司向央地國資混改平臺上市公司的躍升,并將迎來發展新機遇。
重慶物流集團與中國物流集團籌劃戰略整合
公告顯示,本次重慶物流集團與中國物流集團的整合事項,尚處于籌劃階段。
官網簡介顯示,重慶物流集團是重慶市委、市政府為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建設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和高質量發展,于2023年6月29日整合重慶交運集團、重慶港務物流集團、重慶國際物流集團組建的市屬重點國有企業。集團資產總額近500億元,形成了以物流為核心,物流貿易、客運旅游深度融入,三大主業互促互進的經營格局。
具體來看,重慶物流集團物流服務產業運營四向國際物流通道、1家A股上市公司、5家5A級物流企業(占全市50%)、10余個現代化港區(包括4個鐵水聯運港區)、546萬平方米倉儲及堆場、6000輛貨車、77艘貨運船舶,港口年貨物吞吐能力為9000萬噸(約占全市43%),集裝箱吞吐能力為275萬標箱(約占全市70%),商滾車吞吐能力超100萬輛。
中國物流集團注冊資本300億元,由國務院國資委、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持股38.9067%,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的股權多元化國有全資中央企業。
中國物流集團官網顯示,中國物流集團由原中國鐵路物資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物流板塊的中國物資儲運集團有限公司、港中旅華貿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包裝有限責任公司4家企業為基礎整合而成。同步引入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戰略投資者,形成緊密戰略協同。
重慶港與中國物流集團的整合,也是中國物流集團成立后首次對上市公司進行的國資整合運作。
近兩年,中國物流集團領導已陸續同多個地方港口集團進行座談交流,并且和多個地方政府簽署合作協議。其中,2024年11月到訪天津港集團、2024年10月調研位于湖北省鄂州市的三江港、2023年3月到訪湖北港口集團。2024年3月,重慶市與中國物流集團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合資組建中國物流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將合作開展港口物流和通道物流建設運營。2023年9月,云南省政府與中國物流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重慶港迎來發展新機遇
據披露,重慶港是國內第一家長江內河港口上市公司,是我國西部地區具有重要地位的內河主樞紐港、集裝箱吞吐港運營企業,業務主要包括港口貨物中轉運輸及綜合物流。
本次整合標志著重慶港將通過央企資源導入突破區域港口競爭格局,同時為西部國資國企“專業化整合+市場化改革”提供樣本。
在港口中轉運輸業務方面,重慶港主要核心業務是港口碼頭貨物的裝卸、倉儲、中轉運輸等,目前已形成集裝箱、件雜散貨、商品車和化工等現代化、專業化碼頭集群,年貨物吞吐能力近7000萬噸、集裝箱吞吐能力267萬TEU;擁有果園港、萬州紅溪溝、江津蘭家沱和珞璜港4個鐵水聯運港區,鐵路專用線49公里,鐵路年作業能力3100萬噸。同時,生產經營正逐步從傳統單一的港口裝卸模式向全程物流模式轉變。
重慶港2024年三季報顯示,重慶市國資委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重慶物流集團100%控制重慶港務物流集團有限公司,后者通過直接、間接方式合計持有重慶港50.53%股權。
在2025年1月21日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中,重慶港表示,目前主要貨源有煤炭、非金礦、金礦、鋼材、糧食、礦建、化工、集裝箱等。下一步重慶港將立足重慶“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全新定位,充分發揮區位、通道、樞紐優勢,與中西部地區共同拓展腹地貨源,擴大在戰略性物資方面的攬貨力度,同時緊緊圍繞重慶市“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416”科技創新布局,深入挖掘腹地產業園區和重點制造業企業、科技型企業物流需求,拓展制造業貨源。
重慶港同時表示,西部大開發、產業西移對公司業務產生了許多積極影響。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