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概念板塊指數日K線圖
張大偉 制圖
1月22日,受白酒、新能源等權重板塊拖累,A股整體呈現縮量調整態勢。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3213.62點,跌0.89%;深證成指報10225.87點,跌0.77%;創業板指報2101.03點,跌0.54%。滬深兩市合計成交11358億元,較前一日縮量約700億元。
AI硬件板塊持續大漲
自1月中旬以來,以銅纜高速連接、液冷服務器為代表的AI硬件板塊持續走強,相關個股接連掀起漲停潮。昨日,上述板塊再度大漲,銅纜高速連接概念股華脈科技連續第4日漲停,新亞電子同樣漲停;液冷服務器龍頭工業富聯收獲漲停,全天放量成交90.93億元。
AI技術發展過程中,光模塊與銅纜的高速連接之爭始終受到關注。“光銅之爭”主要源于兩者在技術特性、成本、應用場景等方面的差異。在技術特性方面,光模塊具有高帶寬、低衰減、抗電磁干擾等特性,適合長距離、高速率的數據傳輸。而銅纜在短距離傳輸中具有低功耗、低成本、高穩定性的特點。
本輪銅纜高速連接概念持續大漲,緣于英偉達CEO黃仁勛對于銅纜技術的力挺。黃仁勛近日公開表示:“我們應該盡可能繼續使用銅技術。此后,如果需要,我們可以使用硅光子技術,但我覺得還需要幾年時間。”
但隨著部分概念股短期斬獲巨大漲幅,背后的交易風險需要投資者關注。昨日盤后,華脈科技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公司目前業務側重于通信基礎設施方面,主要包含光配線架、光分路器、合路器、光跳纖、光纜等光通信產品,公司最新滾動市盈率為虧損,與同行業平均水平存在較大差異,鄭重提醒廣大投資者注意二級市場交易風險。
液冷服務器同樣是AI浪潮中的重要投資主線。天風證券研報表示,隨著AI等技術的大規模應用,用于收集數據的數據中心數量同步增長。數據中心的設備元件運行時會導致溫度顯著上升,為了確保運行安全穩定,廠商們需要采取降溫措施。
天風證券研報顯示,據國際數據公司預測,2022年到2027年,中國液冷服務器市場規模大約達到682億元,其間年復合增長率為56%。市場調研公司Global Market Insights預測,全球數據中心液體冷卻市場規模將從2022年的超20億美元增長到2032年的超120億美元。
市場再次來到高性價比區間
本周前三個交易日,A股市場整體呈現震蕩格局,滬指3連陰,市場量能收斂至去年9月底以來的低位。部分機構認為,我國經濟基本面預期正在持續修復,當前A股市場可能再一次來到高性價比區間,配置層面可階段性向高彈性方向傾斜。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表示,去年底以來,市場已經歷了一輪調整,當下投資者應當更偏向于積極,在春節前后迎接新一輪上行。
在張啟堯看來,我國經濟基本面預期持續修復,尤其是從地方兩會跟蹤來看,北京、上海、廣東等地的GDP增速目標加權均值與2024年基本保持一致,表明政府對2025年經濟增長的訴求和信心仍在,后續政策逆周期加碼力度仍可期。此外,外部壓力緩解也有望帶動風險偏好修復。
具體配置層面,張啟堯認為,可以階段性向高彈性方向傾斜。2024年9月底以來,指數與行業表現同基本面關聯度較低,市場主要基于流動性與估值修復邏輯進行賠率交易,呈現明顯的啞鈴配置,即風險偏好抬升時聚焦小盤,風險偏好收縮時又切向紅利。隨著后續不確定性因素進一步釋放、新一輪上漲開啟,風險偏好或再度向高彈性方向傾斜。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