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外資機構發布2025年全球投資展望,在政策預期明朗的情況下,普遍對中國市場走勢表示樂觀。外資機構認為,中國經濟正在探索一種穩健且可持續的增長模式。具體投資方向上,外資比較看好消費、科技、順周期等。
與此同時,兩大全球資管巨頭近日對旗下投資中國基金進行了新一輪增資,彰顯了其對中國市場的堅定看好以及深耕中國市場的決心與承諾。
對中國權益市場保持樂觀
近期,景順、富達國際、施羅德基金、聯博基金等多家外資機構接連發布2025年全球投資展望,對中國市場態度積極樂觀。
施羅德基金12月19日發布2025年大類資產配置展望,第一條就是:加大對于中國權益市場的配置,適度調整固收類資產的比例。施羅德基金固定收益總監單坤表示,2025年對中國權益市場保持樂觀,雖然面臨內部和外部的雙重考驗,但新經濟模式的驅動力十足,很多結構性的行業和個股的投資機會將持續出現。
單坤還表示,也許債券市場已經透支了很多未來的收益,但市場核心變盤因素并未發生。后市將積極關注貨幣政策預期以及通脹預期。雖然收益率下行趨勢已現,但依然堅信債券市場作為資產配置的底倉邏輯。
聯博基金副總經理、投資總監朱良表示,對A股市場前景比較樂觀,目前中國股市仍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市場之一。現階段估值水平顯示投資A股勝率仍高。當前A股的市凈率約為1.4倍,為市場提供了良好的貝塔收益環境。歷史數據顯示,自2008年以來,當A股市凈率在1.3至1.5倍之間時,未來兩年的平均累計收益率可達58%。
12月17日,景順發布《2025年投資展望》。景順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Kristina Hooper表示,目前中國股票市場的估值頗具吸引力。在強勁的經濟政策與低估值的支持下,市場表現往往會更為積極。
看好消費與科技兩大主題
在具體板塊方面,消費、科技是外資機構普遍看好的兩大主題。
富達國際基金經理Jochen Breuer表示,展望2025年,對于偏好亞洲區域的投資者,可留意必需消費品板塊。中國市場的許多消費細分領域或將迎來業績復蘇,從而帶動股票估值回升,并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股息率。
同樣看好消費的還有聯博基金。朱良認為,對于中國股市來說,A股市場的上市公司多為內需導向型。因此,A股市場得到提振最主要還是靠中國消費市場的壯大和發展,而中國內需消費仍有巨大增長空間。
景順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首席投資總監馬磊認為,考慮到近期的政策支持,2025年國內需求將進一步復蘇。這將改善消費和投資層面,從而創造更具韌性的經濟環境。此外,中國企業或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參與新的全球供應鏈發展,預計這一趨勢在電子商務、網絡游戲、大型家用電器及工業領域的公司中得以體現。
摩根資產管理認為,政策發力向經濟基本面傳導仍需一定時間,預計明年二季度后,企業業績層面會出現更為明顯的改善。從行業層面來看,摩根資產管理更青睞與科技相關的行業,尤其是人工智能和可再生能源,因為它們具有結構性增長潛力;同時,繼續看好那些受益于從低端商品制造業向綠色低碳轉型,以及在軟硬件方面實現自主研發的行業。
市值管理與提升股東回報也是外資機構關注的方向。聯博基金認為,資本市場的改革有利于股票市場的長遠發展。如果中國的市值管理改革舉措能夠長期化、制度化,相信對整個市場都會有比較好的推動作用。如果越來越多的公司愿意不斷提升分紅比例,在低利率環境下業績又比較穩定,預計會吸引更多投資者回歸市場,進一步提升中國資本市場的吸引力。
兩大外資巨頭增資中國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德國資管巨頭安聯投資旗下的安聯基金于12月3日完成增資,注冊資本從3億元人民幣增至6億元。12月17日,美國資管巨頭路博邁集團旗下路博邁基金注冊資本從4.2億元增至5.5億元。
外資巨頭增資,是以實際行動表達對中國市場的看好。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路博邁集團的資管規模超過5000億美元,約合3.6萬億元人民幣;安聯投資的資管規模為5600億歐元,約合4.2萬億元人民幣。
安聯基金總經理沈良表示,未來幾年,中國是全球重要增長市場。中國政府始終對外資持開放態度,為安聯投資深耕中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中國資產管理行業蘊含巨大機遇。
沈良還表示,增資不僅體現了安聯投資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更反映出安聯投資對中國資本市場和資產管理行業的堅定信心。安聯基金將推出一系列具有創新性、基于規則的投資解決方案,以滿足中國投資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稿件來源:中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