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ETF發行市場仍然延續了此前較快增長,年內發行份額超千億份,其中股票ETF占據絕對優勢。截至目前,全市場ETF“千帆競發”,品類“貨架”也愈發充實,總數突破千只,資產規模合計超3.7萬億元,投資范圍涵蓋股票、債券、商品以及多個跨境市場。
近年來,在政策引領支持、市場機制優化、產品創新提速等支持下,指數投資發展迅速。今年三季度,被動指數基金規模首次超越主動權益類。在業內人士看來,指數投資因其透明性、便捷性受到投資者青睞。與此同時,機構也應以不斷創新的投資策略和運作模式來應對市場仍存在的同質化問題。
全市場ETF數量超過千只
2024年ETF發行市場即將落下帷幕。從全年發行情況來看,以中證A500指數產品為代表的寬基ETF成為今年發行市場的重要助推,與此同時,還有包括沙特ETF等在內的多只跨境ETF問世,對全球市場的覆蓋面進一步拓寬。
Wind數據顯示,以基金成立日作為統計標準,今年以來共發行ETF產品152只,發行份額合計為1072.76億份,與2023年全年的發行水平基本持平。從發行結構來看,股票型ETF的發展占據絕對優勢,總數量為139只,發行份額988.71億份,占比為92.16%。
在規模保持穩步增長的同時,ETF“貨架”也越發充實。今年以來已有首批中證A50ETF、首批沙特ETF、首批中證A500ETF等先后獲批上市。從投資范圍看,股票ETF、債券ETF、商品ETF、跨境ETF等均涵蓋其中。
以今年發行市場占據重要地位的中證A500指數相關產品為例,自中證A500指數發布以來,已有超40只中證A500指數相關基金成立,規模合計超過3000億元。
此外,今年7月,滬深交易所與沙特交易所集團合作推出的境內首批投資沙特市場的跨境ETF產品正式在境內上市,分別為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沙特阿拉伯ETF、南方基金南方東英沙特阿拉伯ETF。截至目前,兩只沙特ETF的總規模均在2億元以上。
自2019年以來,ETF發行已經歷了持續數年的快速增長,年發行份額均在千億份以上。截至目前,全市場ETF數量已達1029只,市場總份額合計為26426.83億份,資產凈值合計為37188.22億元。
“一方面是因為ETF市場機制更趨優化、產品創新提速。”匯添富基金指數與量化部副總監過蓓蓓說,從2004年第一只ETF由單市場產品開始發展,到2013年首批跨市場行業ETF推出,再到2015年分級基金退出市場后,ETF成為滿足交易需求的主要工具;ETF交易機制不斷優化,市場活躍度和流動性得到顯著提升。同時,最近兩年機構投資者也開始納入ETF投資,成為提升市場規模的另一股“中堅力量”。
在ETF市場高速擴容的帶動下,寬基指數ETF也持續做優做強。市場規模邁入千億元“大關”的ETF已有7只,分別為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嘉實滬深300ETF、南方中證500ETF、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此外,易方達創業板ETF的基金規模也超過了900億元。
被動投資規模首次超越主動類
指數投資蓬勃發展的同時,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的市場格局也悄然生變。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被動指數型基金持有A股市值達3.16萬億元,首次超過同期主動權益類基金2.89萬億元的總市值。
從三季報來看,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單季度規模雙雙增長超千億元。同期,華夏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也增長超過500億元。
指數產品也已成為各基金公司實現“彎道超車”或者擴大領先優勢的重要工具。今年三季度,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南方基金、嘉實基金等頭部基金公司的指數型基金和非貨幣ETF的單季增長規模都超過千億元。受益于此,部分公司在整體管理規模已經超過萬億元的情況下,仍然實現了單季度兩位數的增長。與之相對的是,一些缺少指數產品布局的基金公司的管理規模排名則開始出現下滑。
天相投顧認為,被動指數型基金通過復制指數成分股的方式進行投資,股票倉位較高,在市場整體上漲時能夠充分享受上漲紅利。而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業績則取決于基金經理的選股和擇時能力,如果股票持倉比例不夠高或者沒有及時跟上市場熱點的切換,那么其收益可能會落后于被動指數型基金。
指數投資差異化發展空間廣闊
在業內人士看來,政策的引領支持、市場機制的優化、產品創新的提速與機構投資者的快速加入,使得指數投資近年來快速發展,成為投資者資產配置的一項重要工具。
鵬華基金副總裁、首席市場官劉嵚表示,金融作為國民經濟的血脈,ETF正成為連接金融資源與實體經濟的關鍵紐帶。特別是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中,ETF正發揮著愈發重要的作用,不僅為實體經濟輸送資本活水,還為投資者提供參與國家戰略的便捷渠道。
指數投資自身所具備的特點與近年來投資者的需求匹配度也逐漸提升。天弘基金認為,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發展不斷深化,以及居民財富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長,同時參照成熟資本市場產品發展形態經驗,指數化投資將憑借其透明、低成本、分散風險等優勢,成為我國資本市場中主流的產品類別之一。
在規模不斷增長的同時,同質化仍是指數投資領域難以回避的問題。雖然新基金發行火熱,仍然還有部分迷你ETF因規模不足而宣告清盤。據統計,今年以來,已有30余只ETF及聯接基金宣布清盤。為此,基金公司普遍通過多元化的投資策略和創新運作模式,以提升自身產品的競爭力。
“行業類ETF可通過細化、拆分行業主題實現一定的區分度,但對于寬基而言,要做到非同質化的創新并不容易。”過蓓蓓表示,一方面,可考慮在指數編制中采用增強型策略,如匯添富的滬深300動態策略指數,以行業輪動的方式月度調整滬深300指數成分股的權重,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此外,提供差異化服務也是關鍵,基金公司可根據個人和機構投資者在投資目標、風險預期、收益結構等方面的不同需求,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
(稿件來源:中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