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銀行板塊再度走強。
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要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12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召開會議表示,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引導銀行充分滿足有效信貸需求,增強信貸增長穩定性。強化利率政策執行和傳導,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增強外匯市場韌性,穩定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另據證券日報,今年以來,長期處于估值“洼地”的銀行股頗受資金青睞,不少上市銀行獲重要股東增持。公開信息統計顯示,10月份以來,蘇州銀行、南京銀行、滬農商行、成都銀行、上海銀行等多家上市銀行的重要股東出手增持自家股票。二級市場上,同花順數據顯示,銀行板塊年內累計漲幅達到35.21%,大幅跑贏大盤。展望2025年,不少券商分析師依舊看好來年銀行股的投資價值。湘財證券表示,四季度以來財政加快發力,基建投資、以舊換新等政策持續推進,有望推動信貸增長趨穩。銀行資產端收益率仍然趨于下行,規范同業存款定價等負債端成本管理措施加強,緩解息差壓力。政策優化對房地產領域的金融支持,同時地方化債力度加強,房地產與城投資產風險將繼續化解,鞏固銀行資產質量,有助于穩定銀行股估值。銀河證券指出,宏觀政策更加積極有為,堅持擴內需、穩預期導向。財政政策積極發力,利好銀行信貸。貨幣政策轉向寬松,適時降準降息,銀行息差仍承壓,但負債成本優化成效釋放有望加速。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導向不變,銀行資產質量有望受益。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將進入收官之年,市值管理力度加大有望提振銀行估值中樞。國泰君安表示,從交易節奏上看,2025年銀行板塊在跨年期間、下半年政策見效經濟向好得到實證初期,有結構性投資機會。銀行板塊在跨年階段通常有超額收益,預計2025年依舊不會缺席。924政策轉向后市場對“穩增長”的預期回暖,風險偏好明顯回升。但政策見效需要落地和傳導時間,短期仍是強預期和弱現實的交替往復。基此,本輪跨年行情建議優選兼具復蘇彈性和業績支撐的個股。
(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