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期債券配置熱情高漲!
2024年,債券市場經歷了從牛市到震蕩市,再到牛市的跌宕起伏。截至12月13日,多數純債基金均已填平9月末股債蹺蹺板的“坑”,凈值創出新高。
其中,多只中長期限的債券基金收益率年內表現十分亮眼,鵬揚中債—30年期國債ETF、銀河中債0—3年政策性金融債A、華泰保興安悅A年內收益率分別達20.12%、17.31%、16.13%。
九成純債基金近期創新高
近期,純債基金凈值不斷刷新歷史高點,Wind數據顯示,在全市場2698只純債基金中(含短期純債基金、中長期純債基金、債券指數基金,不同份額的基金僅計初始份額),有2614只均在12月13日創下凈值歷史高點,占比高達96.89%。
從收益率來看,多只純債基金年內累計回報超10%,其中多以中長期限的債券基金為主。具體來看,鵬揚中債—30年期國債ETF領先,年收益率達20.12%,銀河中債0—3年政策性金融債A、華泰保興安悅A年收益率均超15%,華夏鼎慶一年定開、博時上證30年期國債ETF、興華安裕利率債A、國泰惠豐純債A等年收益率超10%。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基金中的非指數類純債基金,今年因重倉中長期限債券基金,凈值表現亮眼,規模增長明顯。如華泰保興安悅,年初規模為10.38億元,截至三季度末規模已達93.48億元,增長約8倍;國泰惠豐純債,年初規模僅為0.54億元,截至三季度末規模已達27.7億元,增長超50倍,且個人投資者占比由年初的0.02%提升至2024年二季末的73.09%。
華泰保興安悅三季報表示,2024年三季度,中國經濟繼續保持高質量發展,生產需求繼續恢復,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國內貨幣政策方面,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堅定堅持支持性立場,強化逆周期調節,優化完善貨幣政策框架,綜合運用利率、準備金、再貸款、國債買賣等工具,切實服務實體經濟,有效防范金融風險,為經濟回升向好創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9月,中國人民銀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政策利率,并帶動市場基準利率下行;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并統一房貸的最低首付比例;創設新的貨幣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場穩定發展。債券市場方面,整體收益率震蕩下行,9月底債券收益率沖高回落。9月下旬,有關部門宣布各項經濟促進政策之后,債券市場受到一定影響,尤其信用債的拋售壓力較大。至10月中旬,債券市場企穩。報告期內,本基金針對市場波動調整了部分國債及國開債持倉,結合具體利率債的波段操作,三季度組合整體運行狀況良好。
長久期債券價值凸顯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年內績優純債基金的一個較為明顯的共性是,投資標的主要為長久期債券。
對此,中加基金基金經理袁素表示,今年全市場基金的久期普遍有所抬升,主要受到兩方面的因素影響:一是在低利率環境之下,債券資產沒有太多票息上的區別,大家很難通過持有不同資質的資產來區分業績,必須將久期作為抓手。二是今年整體資金利率偏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短端資產無法獲得套息收益,甚至可能出現短債和資金利率階段性倒掛的情況,所以會被動選擇久期相對更長的品種。
富國基金表示,復盤2011年以來債券市場的表現,重視長久期債券價值的背后,有2條支撐邏輯:一是在債牛行情里,長久期收益彈性更大。歷史上的債券大年,如2014年、2015年、2018年、2024年,久期帶來的收益占比顯著高于靜態收益。二是低利率時代,收益增厚重視久期。2022年以來,隨著10年國債利率接連向下突破3%、2%,靜態收益貢獻有限,收益增厚重視久期??梢园l現,2024年亮眼的收益背后,基于久期放大效應的收益貢獻占比接近七成。
南方基金基金經理朱佳認為,展望未來,經濟新舊動能切換,人口結構弱化,全球貨幣政策處于降息周期,廣譜利率中樞將繼續下移,債券收益率中長期下行邏輯仍然順暢。而且當前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破“2”,來到歷史低位。在這個背景之下,債券久期越長,獲利的概率越高,適合中長期持有。
債市迎來“年末行情”
進入12月以來,債市迎來“年末行情”。在經歷前期回調后,債券市場呈現出整體上漲的趨勢。Wind數據顯示,中證綜合債于12月13日到達239.52點位,已突破9月末的高點并創造新高。
對于近期債市持續創出新高的原因,融通基金認為,主要有三點:
一是政策定調支持。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推動貨幣政策基調自2009年后再度由“穩健”轉向“適度寬松”;12月11日至12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適時降準降息”。更加積極的貨幣政策和降準降息空間進一步打開,為明年初政府債券發行提供適宜的流動性環境,也有利于年初銀行寬信用,支撐債市走強。
二是機構配置。在機構行為方面,基于對明年利率下行的預期,年末理財、基金、非銀等機構均在為明年“搶配”資產,形成年底機構搶跑行情,加速利率下行。
三是做多趨勢仍在。利率持續下行過程中,形成較強烈的看多趨勢,順勢交易者更愿意繼續買入債券,進一步強化收益率下行動力;若債市繼續走強,反過來又會繼續刺激投資者做多債市的行為。
展望后市,方正富邦基金認為,在當前兩大重要會議靴子落地后,后續政策博弈或將暫告一段落,債市仍將圍繞基本面進行定價。但短期債市上漲較為充分,存在過熱現象。從中長期視角出發,我們認為在當前基本面雖有回升,但力度和結構還欠佳的溫和復蘇背景下,當前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大背景沒有變化,疊加特朗普上臺后,明年出口增速的不確定性在加大,后續經濟或將持續處于溫和復蘇的階段,債市定價的根本邏輯還沒有動搖。另外政策方面,貨幣政策降準降息均有空間,政策利率中樞下移或將帶動包括國債利率在內的廣譜利率下行,拉長時間看利率下行的趨勢仍沒有改變。
匯豐晉信基金總經理助理、固定收益投資部總監吳劉認為,受益于貨幣寬松、信用趨緊的狀態,債券今年以來表現亮眼。展望明年,宏觀政策態度明確,有望逐步轉入寬貨幣寬信用階段,經濟有望回升,重點關注:新一輪財政支出政策開啟帶動內需升溫,重點關注政府債券發行強度和財政支出力度。從寬財政走向寬信用依舊存在不確定性,重點關注房地產和社融回升的持續性。高頻跟蹤:就業改善情況、房地產成交量、汽車家電銷量改善的持續性。
(稿件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