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時報》8日報道,韓元成為上周全球表現最差的主要貨幣。截至6日,韓元兌美元較一周前下跌1.86%。尹錫悅宣布實施緊急戒嚴數小時后,韓元在4日離岸盤中交易暴跌至1美元兌換1442韓元,為2022年10月以來最低水平,此后一直未能升破1400韓元。過去一周,韓元兌美元經歷了自1月第三周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6日下午,韓元兌美元匯率為1美元兌換1419韓元。
報道援引韓國國民銀行經濟學家文正熙的分析稱,韓國國內的政治局勢削弱了投資者情緒,此前不少投資者已開始擔憂半導體行業周期以及特朗普關稅政策對韓國經濟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不安情緒使得外國投資者拋售韓國股票。數據顯示,4日至6日的三個交易日中,海外投資者凈賣出韓國綜合股價指數股票1.09萬億韓元(1000韓元約合5.1元人民幣)。
過去幾天,韓國經濟部門正忙著緩解不安的投資者、海外商人的焦慮,以應對總統尹錫悅突然宣布戒嚴所造成的政治動蕩。據《韓國時報》8日報道,雖然國會撤銷了戒嚴令,但其后續的影響仍然在金融市場引起震動。自戒嚴風波發生以來,截至6日,韓國主要股市和韓元匯率連續三天下跌。在此背景下,韓國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崔相穆6日與韓國外國商會舉行了會議。
《韓國時報》稱,崔相穆承諾“將一如既往地維持系統化政策,以便外國公司穩定地開展投資和其他盈利活動”。崔相穆表示,金融市場已經“基本穩定”,政府將繼續維持24小時監控響應。政府部門評估者認為,韓國政府穩定市場的措施導致股票市場和貨幣市場“總體呈現穩定趨勢”。如果需要的話,相關部門將向市場投入“無限流動性”,以幫助進一步穩定市場。
據韓媒體報道,崔相穆已經于4日向各國財長、主要國際機構總裁、全球信用評級機構及金融機構、投資者致信。崔相穆表示,非經濟因素發生的混亂已被健全的經濟系統有效控制,政府將竭盡全力將出口等經濟活動受到的負面影響最小化。崔相穆還否認了有關韓國明年可能陷入衰退的擔憂。
韓國央行行長李昌镕表示,目前國內局勢對于韓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有限。他在6日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與國內政治不確定性相比,韓國經濟更容易受到特朗普新任期期間美國貿易關稅的影響。
影響多方信心
韓國《亞洲日報》8日稱,首爾街頭現在表面上已經恢復了正常。不過,此次事態直接影響到不少韓國個體工商戶的經營問題。在釜山市政府附近經營餐館的劉女士表示:“韓國政局已陷入混亂。公務員開始減少外出。公務員是我們的主要客群,我們擔心附近商圈會受到負面影響。”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8日稱,最近韓國政治危機持續發酵,已經波及到國際投資者對韓國的信心,會使韓國債市、股市和匯市承壓。而海外游客和國際商務展會活動減少,也可能對韓國國內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德國之聲”此前援引哈佛大學亞洲中心研究員李成賢的分析稱,此次事件讓投資者信心受到一定影響。三星、SK海力士和現代等對韓國的全球經濟地位至關重要的公司,容易受到這種不穩定局勢的沖擊。韓國政治未來的不確定性還可能對國際貿易和供應鏈產生連鎖反應,特別是在工業技術和汽車制造等關鍵領域。
專家:韓國不可能置身事外
“中美出口政策變化疊加內政動蕩,韓國經濟陷多重危機。”韓國《亞洲日報》6日報道稱,在美國不斷升級對華出口管制措施的背景下,韓國近日發生的戒嚴事態導致經濟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牽引韓國經濟發展的出口或受到沖擊,引發各界擔憂。
韓聯社稱,根據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12月初公布的最新修訂案,日本、荷蘭等33個國家被列為半導體設備外國直接產品規則豁免國,而韓國并未入選。此后,中國商務部宣布把鎵、鍺等部分關鍵材料列為軍民兩用物項,并對美實施出口限制。鎵和鍺是半導體和電子產品的核心材料。這類限制措施可能對韓國企業造成不可避免的影響。
項昊宇稱,中美是韓國兩大海外市場,也是韓國半導體、汽車等支柱產業的重要海外生產基地。美國收緊對華在高科技產業方面的打壓,中國因此采取相應的反制措施,不可避免會對韓國帶來影響。在半導體產業方面,因美國出口政策將使韓國高帶寬存儲芯片在中國的產銷都受到影響。與此同時,中國半導體國產替代化進程加快也將進一步增強對韓企的市場競爭力;中國加強對某些關鍵原材料的出口管制,可能影響到韓國半導體產業的成本和供應鏈穩定性。因此,韓國不可能置身事外。
來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