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A股電力板塊集體走高,概念指數漲1.49%,跑贏大盤,截至收盤,川能動力、廣安愛眾漲停,富春環保漲5.48%,世茂能源和節能風電等漲超4%,板塊獲28.99億元主力資金凈流入,其中川能動力主力資金凈流入超5億元。
川能動力本周連續2個交易日漲停。公司此前發布公告稱,收到控股股東能投集團通知,獲悉四川省人民政府擬啟動能投集團與四川省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川投集團)戰略重組。川投能源、華海清科亦同步發布公告。其中,川投能源、川能動力控股股東為川投集團,華海清科間接控股股東為能投集團。
電力領域
并購重組案例迭出
今年以來,在新“國九條”支持下,資本市場并購重組進入活躍期,電力領域涌現出一大批央國企并購重組案例,如電投產融擬置入電投核能股權;華電國際收購8家火電資產;龍源電力收購控股股東所持有的8家新能源公司股權等。
電力行業作為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并購重組可以助力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提升經營效率和資產質量。
國盛證券表示,當下,多項政策要求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支持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提升投資價值,電力行業重組內生動力較強,建議關注電力企業資產重組機會。
2029年全面建成
全國統一電力市場
近期電力行業利好不斷。日前,在國家能源局統籌組織下,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聯合多家單位共同發布《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發展規劃藍皮書》明確,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電力市場頂層設計基本完善,實現全國基礎性交易規則和技術標準基本規范統一。到2029年,全面建成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推動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市場監管公平統一、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
在我國能源低碳轉型推進、用電量持續提升、電網建設高景氣的背景下,電力行業正迎來新一輪成長契機。
國聯證券研報認為,電改政策的核心在于:一方面為推進各主體市場化,從計劃電價逐步轉變成各主體同臺競價,合理配置電源成本;另一方面將過去單一制電價把各類發電側電源主體,按照價值差異,拆解成不同收益方式。
20只電力股
股息率超3%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11月以來,電力股平均漲幅為2.67%,ST聆達、廣安愛眾、山高環能漲幅居前,均在40%以上。
電力股因其充足的現金流,具有較高的分紅保障。
據數據寶統計,以近12個月分配的現金紅利和最新收盤價計算,20只電力股股息率超過3%,其中寶新能源股息率最高,達到6.41%,另外申能股份、浙能電力、內蒙華電等5股股息率超過4%。
寶新能源上市以來已進行27次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達到45.86億元。2023年年報顯示,公司現金分紅達到6.53億元,與公司歷史最高分紅持平,股利支付率達到73.47%。寶新能源在投資者問答平臺上表示,公司一貫重視對投資者的合理回報,在穩健發展的同時,長期致力于提升投資回報水平。
從估值上來看,44只電力股最新滾動市盈率不足20倍,占比超過總數的四成,其中惠天熱電、國電電力、福能股份、申能股份市盈率在10倍以內,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電力股作為高股息、低估值資產,備受社保基金等耐心資本青睞。
根據三季報,8只電力股三季度末獲社保基金重倉,從社保基金持股市值來看,國投電力獲社保基金持倉市值最高,達到15.12億元,涪陵電力、上海電力、申能股份緊隨其后,分別為7.77億元、3.82億元、3.42億元。
國投電力在10月20日晚間發布公告,擬向社保基金會發行股票,發行完成后社保基金會將成為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社保基金會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參與本次發行,能夠起到良好的市場示范和引領作用,有利于充分發揮長期資金“壓艙石”功能,有效傳遞積極信號,增強投資者信心,優化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
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