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型理財產品收益率不斷走低,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開始借助公募基金等以權益投資見長的資管機構,布局基金中基金(FOF)、定增等包含權益資產的產品,以期增厚收益。
近期,建設銀行理財子公司建信理財新推出的多款FOF和定增產品的合作機構中,出現多家公募基金的身影。而華夏基金近期備案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也來自工商銀行子公司工銀理財的產品。
理財子公司與公募合作增多
近期,銀行理財子公司開始嘗試介入權益市場,與公募基金之間的合作也愈發緊密。
建信理財近期正在發行一款名為睿福穩健FOF(最低持有1年)的理財產品,產品說明書顯示,該產品屬于公募FOF,以基金為主要投資標的,包括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商品基金、QDII 基金等。資產投資比例方面,現金類資產和固定收益類資產比例為80%~100%,其它資產占比最高可達20%。
這只FOF的投資合作機構引人注目,匯添富、交銀施羅德、廣發、興全等基金公司在列,上述機構的主要職責是根據合同約定,對來自睿福穩健FOF的受托資金進行投資和管理。
事實上,不僅睿福FOF,建信理財之前發行的建信理財誠益定增封閉式理財產品中,中信證券(23.21 +0.56%,診股)、財通基金、博時基金、中金公司、華泰資管、匯添富等多家機構都入選了合作名單。
建信理財另一只產品粵港澳大灣區指數靈活配置理財產品,則選中了中歐、建信、易方達等3家基金公司進行委外合作。
近期,華夏基金備案了工銀理財海外債QDII、中銀理財1號兩只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業內人士判斷,該資產管理計劃受托資金大概率來自銀行理財子公司。
委外競爭日趨激烈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指出,近期傳統固收業務收益率走低,銀行理財子公司布局固收增強及權益類產品的意愿加強。大型銀行理財子公司由于管理規模較大,多需要依靠委外的形式進行管理。
“在挑選委外管理人方面,銀行理財子公司最為看重的是基金公司的投資管理能力,同時對于費率也要求比較優惠。站在基金公司角度分析,部分銀行理財子公司未來有望成為萬億資產級別的資管界“航母”,大家都不想在業務開展前期遭到淘汰,爭相提出非常優惠的費率條件,希望盡可能爭取到較多的委外規模。因此,委外競爭已經白熱化。”上述基金公司人士稱。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從最早一家算起,銀行理財子公司開業已近1年,這期間,凈值型理財產品規模增速很快。銀行理財子公司與基金公司在權益類資產上的合作也已全面開展,競爭相當激烈。目前銀行在傳統權益類方面與頭部基金公司合作比較多,在定增等特色資產領域會傾向選擇有特色的基金公司合作。費率方面,委外合作是共贏模式,明星基金經理與優秀特色資產管理機構相輔相成?!般y行理財子公司作為市場上最大的資產管理機構在議價能力上具備優勢,但權益資產委外與過往銀行資管的通道類業務有差別,子公司更看重的是委外業績,而不是管理費率,因此不會再出現以前通道類業務大打價格戰的情況。
從基金公司的角度來講,接受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委外業務,非??简炂煜旅餍腔鸾浝黹g的協調能力。“銀行理財子公司都希望讓明星基金經理來為他們管理資金。而不少明星基金經理的業績已經受到市場認可,不太在乎新增管理規模。若是接受委外專戶,基金經理還需要定期與機構客戶進行路演交流,部分明星基金經理接受委外意愿并不強烈?!鄙鲜龌鸸救耸勘硎尽?/p>
興業銀行研究指出,未來銀行理財子公司和“超級”農商行有望成為最大的增量資金委托方,銀行理財子公司單家對應資管規模可達到萬億元級別,理財子公司替代非標投資(總資產占比約20%)需要新資產。為降低資產脫離自身控制帶來的風險,未來商業銀行在自身投研體系完善后,會加強產品穿透后的評價,委外的資管產品更趨于工具化甚至“積木化”形式。因此,兩類工具將會更受青睞,一是交易成本更低的傳統配置資產,如利率債和信用債指數產品;二是適合表外配置增厚收益的新資產,如權益等收益增強資產為主。
來源:新財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