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景氣度下行帶動光伏玻璃價格下移
自“十四五”以來,新能源迎來行業重大發展機遇。然而,今年7月以來,光伏玻璃行業超過18條產線冷修,其中不乏信義、中建材、福萊特等大型光伏玻璃廠家及其產線。數據顯示,截至10月18日,光伏玻璃在產產能9.69萬噸,較7月初的高點下降1.97萬噸,供應大幅收縮。究其原因,正是光伏玻璃行業景氣度下行。
據了解,價格重心下移是今年光伏玻璃市場的最大特征。自4月以來,光伏玻璃價格持續下跌。
對此,中信建投期貨能化高級分析師胡鵬解釋說,光伏玻璃價格下跌,本質上是受光伏玻璃產能擴張的影響。
受益于2020年我國提出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目標,新能源政策不斷出臺。隨著光伏發電技術的成熟應用及推廣,全球新增光伏裝機量持續增加,光伏玻璃作為光伏產業鏈的重要一環,產能也大幅擴張。
“近年來,國內光伏玻璃產能逐漸攀升,而需求增速出現放緩跡象。2024年1—8月,光伏新增裝機139.99GW,同比增長23.71%,其中8月新增裝機增速僅為3%。”胡鵬稱。
據了解,6月中旬開始,光伏玻璃價格進入下跌通道。其中,3.2mm鍍膜光伏玻璃均價從6月中旬的26.5元/平方米跌至目前的21.25元/平方米,2.0mm鍍膜光伏玻璃均價從18.5元/平方米跌至目前的12.5元/平方米,二者跌幅分別為19.89%和32.43%。去年同期,2.0mm和3.2mm鍍膜光伏玻璃均價分別為28元/平方米和20元/平方米。當前價格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37.5%和24.1%。
據了解,6月開始,光伏玻璃行業整體供應壓力凸顯,庫存陸續創出新高。
“根據最新統計,光伏玻璃行業平均庫存天數已達40天,為歷史最高點,而需求端表現一般。”隆眾資訊分析師高玲表示,這一局面導致光伏玻璃低于成本價走貨的現象較為常見,行業普遍虧損,龍頭企業也不例外。
高玲表示,上半年,裝機量同比增速較快,組件端拿貨量較大,光伏玻璃消費較旺,行業盈利水平也較高,使得企業對下半年的預期較好。在多家光伏玻璃企業積極投產之后,需求卻有所收縮,階段性供需錯配問題顯現,導致光伏玻璃價格下行。
下半年,需求表現不及預期,光伏玻璃產能卻創出歷史新高。7月1日行業產能達到126290噸/日,折合裝機在2G~2.5GW。“當時,市場對7月組件排產預期僅有45GW,日均1.5GW,而光伏玻璃行業并無太多冷修計劃,反而有千噸大線的投產計劃,這意味著光伏玻璃供應大規模釋放,市場供需錯配的局面將加劇,光伏玻璃價格隨之承壓。”高玲如是說。
下半年光伏玻璃企業普遍面臨虧損局面
近日,花旗發布研報稱,福萊特受到光伏玻璃價格下跌的拖累,預計其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90%。事實上,光伏玻璃行業景氣度下行,光伏玻璃企業利潤普遍下滑,三、四季度多數企業面臨虧損局面。根據隆眾資訊的數據,截至10月初,2.0mm鍍膜光伏玻璃平均虧損430元/噸,3.2mm平均虧損97元/噸。
據了解,上半年,光伏玻璃行業盈利水平呈現龍頭尚可、二、三線初顯虧損的狀態。而到了下半年,隨著價格的逐步下探,龍頭企業也未能幸免,行業普遍虧損。
卓創的數據顯示,天然氣制光伏玻璃6月起便進入負利潤時代,且虧損程度逐月擴大,毛利自5月的95.88元/噸降至目前的-106.88元/噸;焦爐煤氣制光伏玻璃毛利從4月的高點1.25元/平方米收縮至當前的0.08元/平方米。
對此,永安期貨分析師魏哲海表示,國內光伏玻璃行業2021年起進入上行周期,2021年年初日熔量為2.7萬噸,2024年6月底達到11.5萬噸,而2024年7月起,由于庫存累積,生產利潤變薄,光伏玻璃企業集中冷修和降負,原本的投產計劃也有所推遲。
“2022年和2023年是光伏產業鏈高速增長階段。”魏哲海表示,2024年3—4月,光伏組件增產,光伏玻璃加速投產,且市場對光伏玻璃投產預期樂觀,認為到2024年年底,光伏玻璃日熔量能達到14萬噸。然而,5月起,光伏產業鏈供應壓力顯現,產業鏈出現負反饋,組件產量不及預期、光伏玻璃庫存累積,行業整體利潤下滑,這對企業經營帶來了較大挑戰。
“就產業而言,在需求減弱的情況下,依靠產能出清達到新的供需平衡是必經之路,光伏玻璃行業也不例外。而在產能出清的過程中,龍頭或大型企業通常具有規模化優勢,價格、成本及現金流都更具競爭力,也更容易在艱難時期存活下來。”光大期貨資源品高級分析師張凌璐表示,相比之下,老舊工藝、成本較高、低端產線、窯爐不具有規模效應的企業,可能無法承受持續虧損、各項運營開支,更容易淘汰出局。
據魏哲海介紹,光伏玻璃生產毛利率年初在25%左右,3—4月增至30%,5月開始下行,9月甚至出現負值。
“相較于往年,今年的光伏玻璃市場很難如期迎來‘傳統旺季’。”高玲表示,往年四季度,在補貼的情況下,存在年底“搶裝”的情況,但今年“搶裝”的可能性不高,光伏玻璃價格也較難像往年一樣提漲。
據了解,光伏玻璃價格陸續創出年內新低,導致行業進入產能出清階段。7月以來,光伏玻璃行業通過擴大冷修規模、聯合封窯口減產、推遲新窯爐投產等方式降低供應量。其中,光伏玻璃行業的集中冷修出現在7月。8月開始,市場多以堵窯口減產的形式減少產出。
“短短幾個月,光伏玻璃行業每家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虧損。這一階段,光伏玻璃行業在產能出清上邁出了第一步,淘汰了一批老舊產能,但未能止住價格下跌的步伐。面對高企的庫存,光伏玻璃企業開始了自主減產的行動。”高玲表示,8月,光伏玻璃企業“賣一片虧一片”的情況愈演愈烈,在“行業減產計劃”提出后,多家企業積極響應。
高玲認為,在庫存天數近40天的情況下,需要先促進市場供需平衡再考慮降庫。此外,現階段減少不必要的現金流支出也是光伏玻璃企業的必要選擇。
減產率逐步提升進一步縮小市場供需差
“今年是光伏玻璃發展史上首次出現集中冷修,主要源于6月以來組件開標價格持續下降,光伏產業鏈供需階段性錯配,光伏玻璃價格一路下跌,企業盈利持續減少,光伏玻璃庫存不斷攀高。”銀河期貨高級研究員李軒怡如是說。
據了解,7月至今,光伏玻璃行業共冷修產線18條,其中頭部企業信義、福萊特共計冷修9條線,占比一半。
“當前冷修產線主要包括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小窯型高耗能產線,涉及產能在300噸以下的小窯爐,這類窯爐規模化效益較低、技改能力欠缺,一旦冷修就意味著退出市場。第二種是有一定使用年限的產線,這類產線是適當提前或按時檢修。一般而言,光伏玻璃窯齡壽命在6—7年,但在盈利不佳時會提前冷修。7月以來,5年以上窯齡產線冷修共計0.72萬噸。第三類是盈利能力較差的新產線,這些產線未至冷修年份,但經營情況堪憂。”李軒怡稱。
據李軒怡介紹,9月初,國內多家光伏玻璃企業召開會議,并達成一致,決定自當日起實施封爐減產計劃。“堵窯即企業通過封閉部分窯口減少出貨,短期實施可以降低企業產量,消化已有庫存。但其相對固定的燃料及人工和折舊成本會增加產品單噸成本,從而加劇企業經營壓力。”李軒怡稱。
“若從盈利能力來看,二、三線產能大概率率先出局。”李軒怡表示,光伏玻璃市場呈現雙寡頭格局,企業規模化效應明顯。“一線企業憑借頭部成本優勢和豐富的生產經驗,其毛利率顯著高于二、三線企業。行業內的主要企業有信義、福萊特、中建材、南玻、旗濱等,其中信義、福萊特兩家幾乎占據半壁江山。”在她看來,一線企業能夠以低成本、品牌效應以及豐厚現金流堅持更久。
隆眾資訊的數據顯示,截至當前,光伏玻璃行業減產率大致在17%,距離30%的減產目標仍有距離。
“后期光伏玻璃行業減產率將進一步提升。”魏哲海認為,當前,光伏玻璃庫存偏高,利潤較差。“未來光伏裝機的主要問題在于消納等,短時間內預計難以解決。”在他看來,基于此,光伏玻璃供應壓力將延續,需要行業維持低利潤來出清高成本產能。而隨著減產率的逐步提升,行業供需差將進一步縮小,其對價格具有止跌作用。
“近期光伏行業協會組織企業召開會議研究解決行業問題,對產業鏈而言是一個積極信號。”胡鵬表示,隨著國內光伏玻璃的持續減產,97000T/D的日熔對應約220萬噸的月度產量,供應壓力有所緩解。期貨上市將暢通純堿到玻璃環節風險管理。
光伏玻璃企業迫切需要新的風險管理工具
受訪人士普遍認為,光伏玻璃行業產能的出清有望改變短期供需格局,但中長期價格走勢仍然需要關注國內外下游產品的需求情況。“對光伏玻璃企業而言,降低原材料采購價格、拓寬產品銷售渠道、提升企業利潤率迫在眉睫。”在中糧期貨鄭州營業部總監馬陽光看來,在新需求增長點出現或供應明顯改觀之前,國內光伏玻璃產業鏈將經歷一段“陣痛”。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虧損,光伏玻璃企業的風險管理意識普遍提高。不少企業主動了解衍生品,學習其原理、運用模式,并嘗試參與相關的期貨品種,以增強競爭力。
據了解,之前,作為光伏玻璃龍頭企業代表,福萊特發布了擬開展期貨和衍生品套期保值的公告。其中稱,隨著海外業務的不斷拓展,公司項目投資建設成本、原材料價格及外匯匯率受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等不確定因素影響,波動幅度不斷加大,市場風險明顯增加。公司在不影響正常經營并保障資金安全的基礎上,通過開展期貨和衍生品套期保值業務,規避價格、匯率、利率波動風險,增強生產經營及財務的穩健性。
“這一表現至少說明了光伏玻璃企業風險管理意識的變化。”馬陽光表示,當前,光伏玻璃企業正在不斷嘗試通過多種途徑降低原材料采購成本。比如,信義對上游堿企增加采購賬期,部分企業通過純堿期貨市場降低原材料采購價格。“只有降低原材料采購成本、拓寬產品銷售利潤,通過期貨等金融衍生工具實現‘開源節流’,企業利潤才能更大化,企業生存周期才能更長久。”他稱。
“在沒有光伏玻璃期貨對沖成品價格的背景下,光伏玻璃企業希望利用純堿期貨等工具對沖原材料價格上漲風險。”胡鵬表示,行業內部分光伏龍頭企業對純堿期貨工具運用較為成熟,除傳統的原材料套期保值外,企業也通過點價等方式控制成本。
由于當前光伏玻璃價格跌至低位,行業供需錯配風險仍存,光伏玻璃企業對光伏玻璃期貨上市的呼聲較高。
“在產品價格持續下行的背景下,光伏玻璃企業迫切需要一種新型風險管理工具,純堿期貨可供企業進行原材料的套期保值,而光伏玻璃企業也需要進行產品銷售端的風險管理。”馬陽光表示,光伏玻璃期貨的上市可以補齊“純堿到玻璃”整條鹽化工產業鏈,能夠完善上下游企業風險管理需求,特別是在行業景氣度下行的背景下,光伏產業端對光伏玻璃期貨十分期待。
張凌璐表示,目前光伏玻璃日熔量已經接近10萬噸,產業規模達到一定水平,倘若此時能夠上市光伏玻璃期貨品種,相關企業就可以利用期貨市場對沖現貨價格下跌、庫存貶值、利潤下滑等風險。“光伏玻璃期貨品種上市,將暢通純堿到光伏玻璃、浮法玻璃環節的風險管理,有利于產業鏈健康、平穩、協同發展。”張凌璐稱。
對此,胡鵬也表示,上游企業希望借助光伏玻璃期貨拓寬銷售渠道,并在價格上漲階段鎖定銷售價格和利潤;下游企業希望借助光伏玻璃期貨鎖定采購成本,對沖原材料上漲風險。
“希望可以豐富重質純堿產業鏈期貨體系、填補光伏產業鏈組件端企業套期保值的空白。”受訪人士普遍表示,期待光伏玻璃期貨能夠早日加入“鹽化工期貨大家族”,為光伏玻璃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企業更有效地實現風險管理。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