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浦發硅谷銀行經歷了一系列重大變更。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的批復,浦發硅谷銀行的注冊資本由原來的20億元人民幣等值變更為10億元人民幣等值。同時,股權結構也發生了調整,調整后,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成為浦發硅谷銀行的唯一股東,持股比例為100%。這一變更意味著美國硅谷銀行已正式退出浦發硅谷銀行。
此外,浦發硅谷銀行有限公司的名稱也進行了變更,新的中文名稱為“上海科創銀行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為“Shanghai Innovation Bank Co., Ltd.”。這一名稱變更不僅體現了該行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專注,也標志著其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浦發硅谷銀行成立于2012年,是中國首家專注于服務科技創新型企業的銀行,由浦發銀行和美國硅谷銀行合資成立,雙方各持股50%。然而,2023年3月,美國硅谷銀行宣布破產,成為全球銀行業的標志性事件,這也影響了浦發硅谷銀行的未來發展。
盡管股權和名稱發生了變化,浦發硅谷銀行(現更名為上海科創銀行)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業務并未受到影響。目前,該行在數字化轉型、智能制造、半導體、生命科學與醫療、氣候科技與新能源等科技創新領域,仍與逾6000家科創企業以及400多家國內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機構保持緊密的合作關系。
2023年,浦發硅谷銀行的營業收入為4.09億元,凈利潤為0.677億元。截至2023年末,該行資產總額為184.64億元,貸款余額為100.09億元,不良貸款余額為1.10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10%
(來源: 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