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近日發布《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4年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為28.52萬億元,較年初增加6.43%,同比增加12.55%。
上半年累計募集資金33.68萬億元
《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共有178家銀行機構和31家理財公司累計新發理財產品1.54萬只,累計募集資金33.68萬億元。截至2024年6月末,全國共有239家銀行機構和31家理財公司有存續的理財產品,共存續產品4萬只,較年初增加0.49%,同比增加7.99%;存續規模為28.52萬億元,較年初增加6.43%,同比增加12.55%。
從機構類型來看,截至2024年6月末,理財公司存續產品數量和金額均最多,存續產品只數為2.16萬只,存續規模為24.33萬億元,較年初增加8.27%,同比增加17.71%,占全市場的比例達到85.29%。
從理財產品類型結構看,截至2024年6月末,凈值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為27.84萬億元,占比97.61%,較年初增加0.68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增加1.67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以來理財規模增長較快的主要原因:一是存款搬家、流向理財;二是債市走高之下固收類理財產品業績表現較好,吸引資金進入。隨著定期存款利率的持續下行,同期限理財有望持續實現相對更高的收益。
上半年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2.80%
2024年上半年,理財產品整體收益穩健,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3413億元,同比增長3.11%。其中,銀行機構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727億元;理財公司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2686億元。2024年上半年,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2.80%,較2023年下降14個基點。
今年上半年,理財投資者數量維持增長態勢。《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持有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數量達1.22億個,較年初增長6.65%,同比增長17.18%。其中,個人投資者數量較年初新增738.88萬個,機構投資者數量較年初新增18.85萬個。從結構上看,截至2024年6月末,理財市場仍以個人投資者為主,數量為1.20億個,占比為98.74%;機構投資者數量占比持續小幅增長,數量為153.45萬個,占比為1.26%。
《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固定收益類產品存續規模為27.63萬億元,占全部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的比例達96.88%,較年初增加0.54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增加1.73個百分點;混合類產品存續規模為0.78萬億元,占比為2.73%,較年初減少0.48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減少1.65個百分點;權益類產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的存續規模相對較小,分別為0.07萬億元和0.04萬億元。
《報告》顯示,理財產品投資者風險偏好持續降低。聚焦近年發展趨勢,一方面凈值化轉型放大了理財產品的波動,一定程度與傳統理財投資的預期體驗存在沖突,理財機構為穩定客戶資金選擇降低風險偏好;另一方面,在這兩年的經濟環境下,理財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繼續趨于保守。
截至今年6月末,持有理財產品的個人投資者數量最多的仍是風險偏好為二級(穩健型)的投資者,占比33.82%。從理財產品風險等級來看,一級至五級(對應低風險至高風險)理財產品分別占比29%、65%、5%、0.2%和0.7%。今年上半年理財產品整體風險等級走低,一級低風險、二級中低風險產品規模合計26.8萬億元、占比高達94%。
來源:大連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