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作為服務國民經濟的實體,其擁有的資源優勢不僅僅在于雄厚的資金,更在于其優秀的資源整合能力。成立70周年以來,建設銀行不斷“加快農村金融改革創新步伐”,持續在服務鄉村振興上功夫,鍛造金融新質生產力。建設銀行廣州分行在服務鄉村振興過程中,不僅在提供資金支持上盡心盡力,而且積極依托自身優勢,為農業生產參與者提供更多增值服務。
廣東某供應鏈有限公司通過改良大埔柚業農用投入品與農用裝備等項目,提升大埔柚業的品質,品牌和口碑,打通以大灣區為主的全營銷渠道。建行廣州天河支行多次走訪項目公司,一方面緊鑼密鼓推進“裕農優品”平臺上線合作,結合企業、農戶的需求、經營模式等,進一步完善平臺上線方案;另一方面,依托“政銀搭臺+國企平臺+柚企柚農+信用終端”的模式,發揮建行“裕農快貸”產品優勢,幫助企業搭建“大埔柚農貸”,解決柚企柚農生產經營的資金需求。通過打通銷售渠道,解決資金周轉困難,暢通柚業發展渠道,助力農產品出村進城。
無獨有偶。廣州市某養殖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經營果樹種植、魚類養殖以及農產品批發銷售的企業。建行廣州越秀支行了解到企業與農戶的結算方式主要為現金或微信支付,企業財務人員需頻繁往返銀行換取現金,并耗費大量精力進行手工單據做賬。針對這一痛點,建行廣州越秀支行“量體裁衣”,深入剖析客戶經營特點,設計綜合解決方案,迅速完成業務溝通對接、資料收集、系統開發,成功落地廣州市首個“裕農合作”綜合服務平臺,讓企業與農戶的結算方式轉為系統結算,解決了其生產經營中的管理不智能、數字化程度低、財務賬務難管理等問題,也讓企業積累了生產經營等數據,為后續業務發展提供了支撐。
此外,建行廣州分行主動聯動社保、醫保、稅務等政府部門,積極發揮平臺作用,將相關智慧政務功能鏈接到建行“裕農通”智慧終端,讓更多金融及非金融資源延伸到鄉村一線。據了解,建行員工還定期上門為村委及村民提供消費者權益保護、反洗錢、防詐騙等知識,將金融服務送進千家萬戶。
來源:信息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