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榆林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化“三個年”活動的部署要求,聚焦市場監管和企業面臨的堵點、難點、卡點問題,不斷優化市場準入環境,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全市市場主體數量穩步增長。截至6月底,全市共存續各類市場主體383660戶,其中上半年新登記市場主體28384戶(企業7975戶,個體工商戶20218戶,農民專業合作社191戶),同比增長6.6%。
圍繞營造更加良好的營商環境,榆林統籌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面優化審批事項辦理流程,加強幫辦服務,壓縮辦理時限,實現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變“群眾跑”為“網上跑”,變“現場服務”為“網上服務”,企業開辦實現全程“網上辦”,所有新設企業在0.5至1個工作日內完成開辦所有環節,真正實現“非禁即入”“準入即營”。
同時,榆林全面推進“雙隨機、一公開”聯合抽查常態化,充分應用市場監管移動端執法平臺,嚴格實施“一業一查”觸發式監管,風險信用精準監管,增加聯合檢查,減少單獨檢查,規范涉企檢查,根治“重復檢查”,確保“無事不擾”“干擾更少”,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更好為企業“松綁減負”。積極穩妥推動歇業制度落地生根,徹底解決經營主體歇業相關手續環節多、跑腿多等問題,讓經營主體得到暫時性“休養”調整,待情況好轉后重整旗鼓繼續經營發展。
為積極推動降費減負等優惠政策“落地生金”,榆林積極開展了涉企收費專項治理、旅游市場價格專項檢查、教育“雙減”和教育收費專項檢查等活動;完善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大力整治停車場、物業管理、商業綜合體等轉供電主體違法加價行為;規范平臺價格收費行為,加強對平臺企業收費和抽成規則、協議的監督管理;推動包容審慎監管和柔性執法,推行輕微違法行為“首違不罰”,營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今年以來,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還堅持將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工業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管控作為頭等大事,組織開展防風險、除隱患、促規范、保安全市場監管集中整治行動。其中,食品安全領域“群腐”集中整治督查和市縣聯合執法檢查共檢查食品經營單位(商戶)1327家,發現問題46個,責令整改32個;藥品安全大檢查共排查藥品批發企業6家、藥品零售連鎖總部1家、零售藥店664家、醫療機構87家、網售企業184家,發現問題86個、整改問題86個;特種設備領域安全大排查全面完成“交叉排查”階段任務,共計排查相關單位2517家,發現問題隱患4015處,已整改967處;年度市級質量監督抽查共抽檢7大類、112種、1228批次產品。
來源:榆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