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期所在上海舉辦上期“強源助企”產融服務基地座談會暨新增基地授牌活動,為上半年新增的49家產融服務基地授牌。
上期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鳳海表示,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行業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期貨市場的天職和本源。在證監會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上期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交易所時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思考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使命擔當,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總基調,持續推動期貨市場發現價格、管理風險、配置資源的功能,積極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一是建設高質量產品體系,加快上市液化天然氣、鑄造鋁合金、瓦楞紙等更多期貨品種,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二是吸引全球參與價格形成,謀劃相關品種逐步向境外投資者直接開放,探索提升跨境交割服務能力;三是建設完備有效的監管體系,堅守風險底線,全力維護市場平穩運行;四是全面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持續完善與產業客戶需求相匹配的規則機制,讓更多企業了解和參與期貨市場。
王鳳海指出,資本市場新“國九條”發布,要求我們必須更加有力服務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上期“強源助企”是上期所產業服務總品牌,包括市場培育項目和產融服務基地項目,旨在激勵更多實體企業使用期貨工具,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健運行。產融服務基地是來自各行業的龍頭企業或實力較強的機構,在產業鏈上下游有著豐厚的客戶資源和廣泛的影響力。相信在交易所和產融服務基地的緊密合作下,能夠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引導企業更好認識、參與期貨市場,使用期貨工具,不斷提升期貨市場產業客戶參與度。上期所將不斷深化產融結合,切實履行好作為國家重要金融基礎設施的使命,加快建成世界一流交易所,為服務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金融強國戰略作出更大貢獻。
會上,參會企業和單位的相關負責人圍繞發揮產融服務基地示范作用、加強期現融合、更好提升期貨市場功能發揮等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篤鵬表示,集運指數期貨是促進航運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工具,在增加市場透明度和風險管理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面對不斷變化的地緣政治和市場風險,公司將依托上期“強源助企”產融服務基地,充分發揮自身的客戶資源優勢和船公司資源優勢,持續挖掘航運行業風險管理需求,做好產業培育工作,推動集運指數期貨的應用和推廣。
山東高速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崔若賓表示,近年來,隨著瀝青行業的成熟發展,期貨市場已經成為瀝青企業進行風險管理的重要場所,在幫助穩固產業鏈、健全供應鏈和鍛造價值鏈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山東高速將立足產融服務基地定位,不斷提升期貨經營和產業服務專業化水平,持續擴大基地影響力,推動更多產業客戶合理利用期貨和衍生工具管理生產經營風險,服務并助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徐言峰表示,產融合作是實現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上期“強源助企”項目可以匯聚金融基礎設施、商業銀行、期貨公司和行業龍頭企業四方合力,深度推動產業與金融的有機結合,在保障大宗商品價格穩定供給、優化市場資源配置、暢通國民經濟“雙循環”等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
廣發銀行董事會秘書李廣新表示,廣發銀行將服務產業客戶作為發展的立足點,持續提升系統安全水平,完善產品體系,提升服務能力。在產品創新方面,發揮產融結合成效,不斷拓展“保險+期貨”等業務模式,切實踐行普惠金融的理念。廣發銀行將以產融服務基地授牌為契機,推動期現結合新模式,不斷深化金融服務產業客戶的良好生態。
杭州熱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勞洪波表示,作為上期“強源助企”產融服務基地,熱聯集團將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一是由點到線,梳理同類型企業的風險管理需求,把成熟經驗應用復制到同類型企業;二是從簡單的價格風險管理轉化為提供綜合的風險管理服務,替企業解決風險難題;三是規范產業服務的定義解釋,幫助企業更好理解產業服務的基礎理論知識。
據了解,目前上期“強源助企”產融服務基地共有94家,其中產業類基地67家(有色及貴金屬類30家、黑色金屬類13家、能源化工類21家、指數衍生品類3家);產融服務類基地為27家。
據悉,下一步,上期所將不斷深化產融服務基地的功能發揮,拓展合作模式和場景,推動基地成為促進期現結合、提升產業服務質效的重要力量。一是提升產業鏈風險管理水平,普及推廣期貨工具,交流分享行業經驗,合作開展企業培育;二是推動期貨行業可持續發展,提升中介機構專業水平,提高交易所服務能力,凝聚市場各方發展合力;三是助力交易所業務改革創新,支持多元化業務開展,創新優化規則制度,加強產業調研分析;四是深化市場宣傳和研究,宣傳推廣企業案例,開展課題研究合作,提供資源支持保障。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