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在“構建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新格局”專題會議中強調,要完善金融產品合規性、適當性管理。落實監管總局要求,平安銀行私人銀行從落實客戶適當性管理入手,為高凈值客戶提供與其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金融產品、量身定做的資產配置方案,以專業用心的服務保障客戶權益。
強化客戶適當性管理,把合適的產品提供給合適的投資者
《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理財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銀行保險機構消費者權益保護管理辦法》等監管要求,銀行應當對產品的風險進行評估并實施分級動態管理,開展消費者風險認知、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測評,將合適的產品提供合適的消費者。
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是為客戶做好資產配置的前提。平安銀行私人銀行依據監管要求,對代銷產品進行風險等級評定、對投資者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根據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提供風險等級相匹配的金融產品或服務,把合適的金融產品或服務提供給合適的投資者。
以代銷產品為例,平安銀行根據代銷產品投資范圍、投資資產、投資比例、風險狀況等信息對產品進行風險等級評定,包括五個風險等級,按風險程度由低到高依次分為 R1 級(低風險)、R2 級(中低風險)、R3 級(中等風險)、R4 級(中高風險)、R5 級(高風險)。若風險評級結果與產品發行機構評級結果不一致的,銀行采用對應較高風險等級的評級結果。
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內容包括投資者年齡、財務狀況、投資經驗、投資目的、收益期望、風險偏好、流動性要求、風險認識及風險損失承受程度等信息。平安銀行對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評估結果包括五個等級,由低到高依次為C1(保守型)、C2 (穩健型)、C3(平衡型)、C4(成長型)、C5(進取型)。
平安銀行規定,一是評估要投資者獨立自主完成;二是評估結果有效期為一年,超期或出現可能影響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情況的投資者,再次購買產品時,應在銀行網點或網上銀行重新完成風險承受能力評估。
打造銷售行為全流程管控機制,強化一線隊伍培訓
為此,平安銀行私人銀行建立售前、售中、售后覆蓋銷售全流程的標準化銷售行為管控機制,包括系統設置銷售限制規則,禁止投資者超配購買產品;審慎設置風險評估流程并合理管控風險評估頻次;針對長者購買中高風險等級以上的代銷私募產品,強化相關風險評估及管控;建立并完善質檢與回訪機制,對風險隱患及時排查處理,如風險測評異動、雙錄質檢瑕疵、應雙錄未雙錄、溝通過程出現敏感詞等。
落實客戶適當性管理的要求,平安銀行私人銀行持續對一線隊伍進行培訓。如,針對近年來市場上基金銷售業務違規頻發的現象,今年2月平安銀行推出《公募基金宣傳推介合規指引》,對基金宣傳推介材料的合規要求進行詳細梳理,提升一線隊伍基金銷售合規理念。
同時,科技的加持保障了對客戶服務的公開透明,比如通過客戶個人信息授權管理、過程中銷售話術、錄音錄像、合同/風險揭示函簽署等環節系統留痕,在保護客戶個人信息的同時,全流程防范侵害消費者權益情況發生。
強化專業資產配置,從客戶利益出發的買方站位
如何提供好的資產配置?在合適的基礎上,平安銀行私人銀行致力于構建一個真正立足于買方視角、充分契合客戶需求、與客戶利益真正長期綁定的資產配置服務體系。這意味著銷售模式要從產品導向徹底轉化為客戶需求導向。
基于此,平安銀行針對私行財富客戶的銷售前、中、后節點,規劃了專業部署:售前基于大數據分析客戶需求;售中基于資產配置模型,提供產品策略建議;售后根據客戶需求與市場環境變化,通過持倉檢視進行資產配置再平衡,提供陪伴式服務。
客戶需求的準確識別是資產配置的重要前提。僅針對一個客戶,平安銀行就圍繞“客戶生命周期、資產層級、職業”三個核心標簽細分了112個客群宮格勾勒客戶畫像,并通過大數據分析進行需求挖掘。
“真”資產配置需要相應的體制機制土壤,平安銀行私人銀行還從考核導向上保障買方站位和中立視角。資產配置方案是由總行專家團隊提供,主要是提供客戶需求線索指引、需求溝通、資產配置方案,而不是某些產品的銷售任務。其考核的標準是客戶滿意度,而不是某些產品的銷售任務,保證真資產配置服務的落地,助力客戶構建健康的產品組合。
平安銀行私行財富部總經理段軍表示,平安銀行私行財富業務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建立消費者權益保護長效機制,落實客戶適當性管理,踐行金融為民的理念。
來源:平安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