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期貨市場服務綠色金融的賦能效應,做好綠色金融這篇大文章,近日,由中共廣州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指導,期貨日報、產業服務聯盟主辦,廣東證券期貨業協會、廣州市綠色金融協會協辦,招商期貨、廣發期貨、中州期貨、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聯合承辦的“2024期貨助力綠色金融發展會議”在第13屆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上成功舉辦。
招商期貨研究所所長王思然在以《期貨行業踐行綠色金融的現狀與思考》為主題的演講中表示,綠色金融最終目的,是通過金融市場作用引導資源向保護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相關領域集聚。在這個過程中,能源轉型是核心。王思然分析指出,能源轉型與原油、煤炭、銅、碳酸鋰、工業硅等很多大宗商品息息相關,能源轉型所帶來的變化會影響大宗商品的供需和價格,而大宗商品的價格走勢也會反過來影響某些環節的技術路線。
他還介紹了ESG可持續發展商品指數的研究開發案例,及天氣衍生品工具在農業、電力行業、新能源行業的創新應用及發揮的重要作用。“新能源和新材料期貨品種不斷推出,碳排放、電力、氣候等品種也納入上市計劃。”王思然認為,期貨市場在發現價格、風險管理和資產配置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些期貨品種的成功上市以及功能的發揮,期貨市場就能夠為制造業和能源業的綠色轉型、供應鏈安全穩定、農業生產等很多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但他也看到,目前期貨行業在踐行綠色金融方面仍面臨不少的挑戰。一是產品的供給方面,電力、碳排放等期貨有待上市;二是期貨公司自身的專業能力;三是市場仍需繼續培育。
“我們研究領域、研究方法、研究工具都有很大的變化,我們要去適應這些變化,做好綠色金融的研究。”他強調,近兩年來越來越多實體企業參與期貨市場,使得期貨公司咨詢服務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王思然進一步解釋,很多企業包括上市公司在套保會計等財會領域有著更高的要求,這也是期貨公司需要重視的方向。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