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國內商品期貨主力合約多數收跌,其中碳酸鋰期現貨聯袂走低。
截至收盤,集運指數(歐線)漲超3%,短纖、雞蛋漲超2%,豆一、玉米漲超1%,菜粕、菜籽、滬鉛、菜油等微漲。跌幅方面,碳酸鋰、純堿、工業硅跌超5%,玻璃、滬銀、鐵礦石跌超3%,焦煤、硅鐵、焦炭、線材跌超2%,國際銅、錳硅、氧化鋁、滬銅等跌超1%,纖維板、橡膠、生豬、白糖等微跌。
國泰君安期貨認為,碳酸鋰價格本輪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第一,當下正處于需求淡季,供增需弱的基本面格局愈發凸顯;第二,強制注銷期臨近帶來較大的倉單壓力,后續預計還將有所增加,倉單數量的不斷增加將給予盤面較大的拋壓,與較弱的基本面形成共振,使得碳酸鋰價格進一步走弱。
國泰君安期貨表示,偏弱的基本面格局疊加集中注銷期臨近的倉單壓力使得盤面價格持續下行,但碳酸鋰價格進一步深跌的可能性較為有限。隨著交割期的臨近,基差將逐漸收斂,同時目前較為嚴重的銷售價格與成本倒掛的現象或引發供給減量。在此背景下,碳酸鋰價格預計偏弱震蕩,下方空間較為有限。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