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行業迅猛發展的當下,汽車金融服務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近日,微眾銀行與國際知名戰略咨詢公司羅蘭貝格聯合發布的《2024年中國汽車金融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消費已進入“體驗型商品”時代,汽車金融機構和品牌廠商需從產品和渠道競爭轉向服務體驗競爭。
報告顯示,當前中國乘用車市場已呈現穩健增長態勢,新能源汽車銷量顯著提升,對傳統燃油車市場形成替代效應。隨著經濟穩步回暖,乘用車銷量回歸至接近2019年水平,其中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持續擴大。預計到2030年,整體市場銷量將保持約3.4%的復合增長率,新能源汽車銷售將迎來加速滲透,市場化需求引領特征更加明顯。
政策、供給和需求的三重驅動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的關鍵。政策方面,從鼓勵消費的補貼轉向多元產業支持,促進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和汽車回收利用;供給端方面,各大自主品牌主機廠推出多樣化的新能源產品,尤其是SUV車型,滿足了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需求端方面,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接受度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在二、三線城市的滲透率逐步提高,終端用戶的認知度和接受度顯著增強。由此可見,我國新能源汽車消費已進入“體驗型商品”時代,購車及用車體驗等個性化需求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在競爭日益激烈、價格戰愈演愈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環境中,產品同質化和需求多元化滿足度不足的問題依舊存在。首先,簡單產品與服務訴求已基本解決,但綜合金融與車輛服務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滿足;其次,差異化競爭之道亟須發掘;最后,傳統的傭金模式面臨可持續性挑戰,需要向以用戶綜合體驗為核心的服務模式轉型。
報告認為,以用戶綜合體驗為核心的汽車金融服務轉型將是突破當前行業堵點、尋求差異化發展的關鍵方向。汽車金融機構和品牌廠商需從產品和渠道競爭轉向服務體驗競爭,通過精準細膩的客戶理解和全面高效的服務體系,提升用戶滿意度和忠誠度。
(來源: 中國金融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