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kc0km"></samp>
    <ul id="kc0km"></ul>
    <strike id="kc0km"></strike>
    <strike id="kc0km"></strike>
  • <kbd id="kc0km"><acronym id="kc0km"></acronym></kbd>
    <code id="kc0km"></code>
    <noframes id="kc0km"></noframes>
  • 坐著綠皮火車上大學

    2024-06-17 10:44:27 作者:白建平

    20240617101138077-37-85c91.jpg

    家鄉的變化是巨大的,體現在人們的出行上,更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鐵路、高速公路四通八達,連接省城、地市、臨近縣城的班車每天有十幾趟,真正實現了“千里江陵一日還”的夢與想。

    說到外出行路走車,每個人都有一本說不完道不盡的苦和樂。

    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高中畢業后,我考到了省城太原的一所大學。那時我的家還在距離縣城二十華里的一個小山村。縣城里有一趟通往省城的中轉列車,早上八點多從縣城發車,十一點左右到達寧武站,在寧武站轉乘大同到太原的列車,那時,這兩趟列車都是綠皮火車,用燃氣鍋爐做動力,行駛中火車頭頂上的滾滾白煙,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那時姥姥家所在的村子是岢嵐到大同線列車的停靠點。開學的前幾天,把被褥行李拿到了姥姥家。開學的頭一天,我和父親來到姥姥家住一晚上,第二天坐著這趟車趕路。那時,小城出門的人不多,整列火車上稀稀拉拉地坐著十幾個人。一路舒展著坐到寧武站,我扛著行李卷,走到轉乘站臺前看護,父親拿著票去車站售票窗口辦理中轉。大約等了半個小時的樣子,從大同方向駛來一列吐著白煙、噴著白色蒸汽的綠皮火車,站臺上等待的人開始擁擠起來,我和父親被擠到了最后面。列車停穩后,未及車門打開,門兩側的扶手便被無數雙手抓住了,車門打開,在列車員的大聲呵斥下,車門兩旁的人騰出一條僅容一人通過的窄窄的通道。等下車的人走完,上車的人哄的擠成一團,小小的車門口五六個人擠在一起,反倒誰也擠不上去。還有人在親友的抱扶下,不管不顧地從車廂打開的窗口上往進爬,惹來窗口前乘客的怒罵。待眾人擠進去,我和父親最后扛著行李和大包小包艱難地擠進車廂接口處的過道里,兩面一望,車廂的過道里人擠得滿滿的,根本就沒有空余的座位,就連行李架上都塞得滿滿當當的。無奈之下,只好把行李放在過道口,走時母親把兩條麻袋縫成一個大口袋,里面裝著被褥、棉大衣和換洗的衣服,此時正好派上了用場,我和父親一人一頭坐在行李卷上,長長地喘著氣,用手絹擦抹著臉上的汗水,看著過道里擠在一起站著的人,心里覺得不比坐在座椅上差。

    由于這趟車是慢車,沿途大大小小的車站都要停靠,每次停下來旅客上下車,我們都要把行李扛起來,給上下車的人騰地兒。經過四個多小時的顛簸,終于捱到了終點站——太原站。出站時,由于行李超重,在出站口被攔住,補繳了費用才走出車站。站在站前廣場,眼前是車如流水馬如龍的迎澤大街,一幢幢高樓大廈讓我這個從沒出過遠門的“土包子”看傻了眼。

    此時,深秋的天已擦黑,找到學校“迎新”的接站車,穿過燈火輝煌的太原街道,來到就學的地方,開始了我人生中的一段新旅程。

    學校地處太原市郊區,禮拜天坐車進市區游玩、逛書店都很費勁,學校離進市區的公交車站點足有五六里地遠,步行到站牌下乘坐“榆次—太原”往返的公交車,記得那時的單行的車票錢是七角錢。剛開始的半年中,我和幾個要好的同學幾乎每個禮拜天都要去太原或榆次市區,每個月下來乘車的車票錢也得五六元錢,加上中午在小飯館吃碗面,買幾本書,算下來每次都得花十多元錢。這對于當時每個月只有二十多元錢生活費的窮學生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后來,有幾個家境不太好的同學退出了和我胡亂逛街的活動。只有我一直樂此不彼地一到禮拜天就乘車跑到市里的新華書店,看書,買書,一呆一整天。

    不覺一個學期過去了,到了放寒假的時候了,正在發愁著回家買票坐車的事,在放假的頭一天學校組織車站的人來學校售票,拿著學生證買到了一張半價票。第二天中午時分坐上回家的車,這趟車是太原始發到大同,在寧武下車再中轉大同回我們縣城的那趟車,總算舒舒服服地一路坐到寧武中轉站。寧武下車后,相跟的同學留幾人在站臺看著行李,由一人跑到車站辦中轉。大約等了半小時,從大同方向來的車停下來,每節車廂里稀稀拉拉的沒幾個人,這讓我們這些坐車站慣了的人不禁歡呼雀躍。

    一路舒舒服服地坐到姥姥家村子那個車站。我回家時已經提前寫信告訴了姥姥,七點多下車后,天色已經大黑了,站臺上的路燈下,姥姥、姥爺、姨姨都在等著我。姥姥看到我后,纏過的小腳邁著小碎步跑到我跟前,接過我手中的包,拉著我的手,忙著問:“餓了吧,快回家,姥姥給你做好飯了。”

    在姥姥家住幾日后,又為回家開始犯愁。姥姥家離縣城有三十里遠,縣城離我家還有將近二十多里的路程,那幾天,姥爺天天出去向有自行車或者拖拉機的人家打聽啥時候進城,好捎帶我。巧的是那幾天正好有人開著拖拉機進城,我便搭著車進了縣城。那時父親已經調動到縣城工作,我便帶著給奶奶、弟妹們買的稀罕吃食的提包來到父親工作的單位,騎上父親的自行車回到家。

    在家的日子總是短暫的,不覺寒假就過完了,來不及在家過元宵節就到了開學的日子。那個時候鄉下的天氣非常寒冷,正月里屋外還是零下二十多度。開學那天,照例是父親騎車送我到車站,走時沒戴棉帽,剛開始覺得凍得耳朵疼,后來凍麻木就感覺不到疼了,到了車站煤爐邊焐熱后,才覺得耳朵紅腫發癢,方知凍壞了。和第一次走時一樣一路站著來到學校,凍壞的耳朵消腫后,整個褪了一層皮。

    鄰近畢業的那年,由于家鄉駐軍的原因,開通了直達列車,這趟列車也變成了電力機車,車廂也變成了白紅相間的顏色。公共汽車也開通了一趟班次,可惜我還沒來得及享受“坐車”的待遇便畢業分配回老家工作了,結束了我“站車”外出求學的“艱難”歷程。

    現在家鄉的交通網可以說是四通八達,除了火車外,好幾條高速公路途經這兒,每天跑省城的長途大巴有四五趟,出門再也不用犯愁了。兒子在省城參加工作后,來來回回都是自己開車,除了費用有點高外,真是方便多了。

    私下不由得感慨,改革開放四十年,國家、社會、家鄉的變化真是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幸福感爆棚啊!

    責任編輯:陳平

    掃一掃分享本頁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三级|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蜜桃| 日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福利影院|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在| 9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91在线老王精品免费播放| 福利姬在线精品观看|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视频|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一本之道av不卡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精品四虎免费观看国产高清午夜| 亚洲精品国产V片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精品人成电影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仓本 | 99热精品国产麻豆| 国产精品午睡沙发系列|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高清|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久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免费香蕉| 九九精品视频在线|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观看在线亚洲人成网| 精品丰满人妻无套内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