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美國5月新增非農就業數據大幅超出預期,市場預期美聯儲降息時點延后和降息次數下調,黃金價格大幅回調。6月10日,國際市場開盤,紐約黃金延續弱勢但跌幅收窄,倫敦黃金微漲但仍運行在2300美元/盎司下方。
“近期黃金價格迎來調整,主要原因是美國5月新增非農就業數據大幅超出預期。數據顯示美國勞動力市場延續強勁,支撐美國經濟和通脹內在保持韌性。非農數據公布后,市場降息預期明顯降溫,美聯儲首次降息時間延后至四季度,年內降息次數縮減至12月降息一次。數據公布后美元指數上漲,壓制黃金價格。”長江期貨有色資深研究員李旎解讀稱。
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Fawad Razaqzada也表示,回顧上周五,交易員們在等待美國5月就業報告,在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及美聯儲利率決議發布前,對黃金整體持觀望態度。而后晚間發布的非農就業數據遠超預期,工資增長速度也更快,導致美元全面上漲,而股票、債券和黃金價格均下跌。
除美國強勁的就業報告外,中國央行在今年5月暫停增持黃金也被視為近日使黃金承壓的原因之一。央行日前最新數據顯示,5月末我國黃金儲備為7280萬盎司,與4月末持平,意味著中國在今年5月首次結束了連續18個月的購金行為。
對此,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表示,此前4月央行黃金儲備增持幅度創2022年11月以來最低已有所預示,這或與近期國際金價上漲幅度顯著擴大等因素有關。在黃金價格處在歷史高位的背景下,適當調整增持節奏,有助于控制成本。
Fawad Razaqzada也表示,此前創紀錄的金價使中國央行暫停購金,但并不意味著中國央行未來不會再購買黃金。只要央行不出售儲備黃金,后續對黃金價格的影響應該不會過大。
受訪人士表示,前期央行持續增加黃金儲備,背后主要是受國際儲備結構優化需求推動,展望后期,央行增持黃金仍是大方向。
“全球央行的購金力度往往在金價回調時明顯增加,在金價上漲時購金力度會有所減弱。2022年俄烏沖突以來,在美國債務規模快速擴張和地緣政治沖突頻發令美元信用體系動搖的背景下,全球央行加快外匯儲備資產多元化配置步伐,央行購金占全球黃金需求比例從此前的10%左右躍升至20%。”李旎表示,今年5月,外盤黃金價格創下歷史新高,央行雖暫停增持,但從當前來看,我國黃金儲備占外匯儲備的比重不足5%,遠低于全球央行平均近15%的水平,還有較大的增持空間。
展望未來一周,即將公布的美國CPI數據和美聯儲議息會議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本周美國CPI數據將為市場提供更多關于美國通脹方向的線索。”Fawad Razaqzada說。
李旎表示,美國通脹同比數據回落趨勢自2023年7月以來出現反復,其中住房、交通運輸、核心服務等分項通脹較為頑固,企業盈利與居民收入仍處于正向反饋的良性循環中,薪資增速增長與勞動力缺口同時存在,推升了美國居民消費需求,強化了再通脹預期,導致后續美聯儲降息路徑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若美國5月CPI數據延續走弱趨勢,美聯儲最早可能在9月開啟降息,年內降息兩次。如果5月通脹數據反彈超預期,美聯儲降息時點將延后至11月或12月,降息次數將減少至年內1次。
“此外,歐洲央行已開啟降息周期,美國5月CPI數據公布后,將在周四迎來美聯儲6月議息會議,需要關注美聯儲官員是否釋放超預期的鷹派信息,短期內黃金價格或將繼續面臨階段性調整的壓力。”李旎說。
更長期來看,Fawad Razaqzada表示,在經歷了多年的過度通脹之后,法定貨幣顯著貶值,促使投資者將貴金屬視為對抗通脹的可靠保障。當前貴金屬的看多者強調貴金屬在強勢美元和上漲的債券收益率面前表現出的近期韌性,他們認為在通脹不再高企的背景下,金屬的上升趨勢可能會繼續,特別是考慮到貴金屬的基本因素,如各國央行持續購買黃金等貴金屬作為通脹對沖工具的角色。
李旎也認為,今年下半年,美聯儲將開啟降息周期,加之地緣政治風險延續,黃金的避險屬性和抗通脹屬性對投資需求形成支撐,中長期來看黃金價格仍有上漲空間。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