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新疆口岸再次刷新歷史紀錄。近日,據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發(fā)布的最新數據,截至今年5月新疆雙口岸通行的中歐(中亞)班列數量已突破6400列大關,占全國中歐班列通行量的五成以上,再次彰顯了新疆作為“一帶一路”核心區(qū)的重要地位。
這一數據的背后,是新疆口岸不斷優(yōu)化的通關流程、強化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不斷提升的服務質量。近年來,新疆鐵路部門加快推進蘭新鐵路精河至阿拉山口段增建二線工程建設,精密研究施工組織方案,通過實施錯峰施工,均衡組織運輸生產,確保了中歐班列的高效運行。同時,霍爾果斯海關等口岸聯檢單位也積極采勸提前申報”、“錯時+預約通關”、“隨時驗放”等便利化通關措施,為中歐班列提供了7天24小時通關服務,確保了貨運通關的順暢。
中歐(中亞)班列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物流通道,其快速發(fā)展不僅為新疆乃至中國西部地區(qū)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也為沿線國家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國際物流解決方案。如今,經新疆雙口岸進出境的中歐班列運輸貨物種類已多達200多個品類,涵蓋汽車配件、服裝百貨、機電設備、電子產品、農副產品等多個領域,越來越多的“中國制造”選擇從新疆鐵路口岸走向中亞、歐洲市常
值得一提的是,新疆口岸中歐(中亞)班列的發(fā)展,不僅帶動了當地經濟的快速增長,也為周邊國家提供了更多的就業(yè)機會和商機。例如,位于哈密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南部循環(huán)經濟產業(yè)園的清電硅業(yè)有限公司,就受益于中歐班列的發(fā)展,其年產60GW單晶硅拉棒切片一期10GW項目于去年開工建設,今年已全面建成達產,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76億元,帶動就業(yè)1400余人。
此外,新疆口岸中歐(中亞)班列的發(fā)展還促進了區(qū)域貿易的便利化。全國首個IRU(國際道路運輸聯盟)認證的TIR集結中心近日在新疆喀什建成,為使用TIR證進行通關的貨物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務。根據測算,從喀什前往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中東以及歐洲等國,使用TIR證進行通關可降低通關時間30%以上,極大地提高了貿易效率。
新疆口岸中歐(中亞)班列的發(fā)展,是“一帶一路”倡議深入實施的具體體現,也是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發(fā)展的生動實踐。未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新疆口岸中歐(中亞)班列將繼續(xù)發(fā)揮重要作用,成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重要橋梁和紐帶。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新疆口岸中歐(中亞)班列將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新名片,為全球經濟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
來源:鐵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