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2024年北京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點》印發,強調提升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能級,探索建立數據交易指數和價格形成機制,制定數據交易標準合同指引。加快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建設,構建數據交易流通政策體系,逐步建立健全數據資產登記、評估、交易、監管等制度,探索數據收益分配機制。
5月6日,浙江自在盛達集團有限公司六橫石化儲運基地正式入駐青島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原油罐容數字化交易平臺并開展租賃業務。這是山東省省外首家入駐青島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的油品倉儲企業,為上合示范區油氣全產業鏈開放注入新動力。
5月7日,廣州市交易所集團相關信息披露,廣州交易集團——大灣區航運聯合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籌)引進戰略投資者項目。據悉,經廣州市政府同意,在有關政府部門的支持指導下,廣州交易集團已明確航運交易中心籌建方案和實施路徑,正加緊開展航運交易中心籌建工作。
5月8日,《青島市推進西海岸新區高質量發展2024年工作要點》印發,提出做大做強山東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提升現有大宗商品交易場所服務能級,推進數字化轉型,搭建“港云倉”電子倉單綜合服務平臺;加強與倉儲物流、銀行等機構合作,探索打造覆蓋產業鏈上中下游、倉儲物流及金融機構的大宗商品倉單體系,不斷完善大宗商品數字化貿易生態。
5月8日,重慶農畜產品交易所生豬網上競價交易正式啟動。
5月9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開展“數字貨幣在貿易中的應用場景探討”座談會。座談會由交易中心董事長郭旭主持,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交易中心分別派代表出席。
5月10日,海南省地方金融局官網信息披露《海南省地方金融組織(交易場所)2023年度綜合評價結果公示》,海南省委金融辦牽頭對全省10家地方交易場所2023年運營情況進行了綜合評價。本次評價從地方交易場所業務規模、行業覆蓋能力、盈利能力、服務實體經濟、鼓勵創新發展等五方面進行了綜合評分,前三名為海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海南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海南產權交易所。
5月11日,昆明中藥材交易中心正式上線運營,將通過數字化轉型賦能中藥材大宗貿易行業,打造中藥材、中藥飲片大宗線上交易平臺,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現代中藥材電子交易中心體系。
5月13日,中國邳州大蒜冷鏈交易中心舉辦項目推介會,該項目是集收購、交易、冷藏、加工、銷售、周轉、物流、內外貿、電子商務、展覽于一體的綜合性農副產品倉儲物流交易園區,目前處于籌備開業階段。
5月15日,沂源縣首家活羊交易中心舉行簽約儀式。該交易中心計劃投資100萬元,占地約7000平方米,交易中心建成投用后,將大大提升沂源縣畜牧產業的輻射力和帶動力,推動畜牧產業提檔升級。
5月16日,位于黑里寨鎮的高青農產品物流集散交易中心正式啟動運營。該交易中心年集散果蔬預計達15萬噸,其中菠菜7.5萬噸,其他果蔬7.5萬噸。
5月20日,全國首家乳業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平臺——內蒙古青城乳業交易中心正式開市。僅3小時,該中心實時交易額就接近2510萬元。
5月20日,貴州生態產品交易中心(貴州環境能源交易所有限公司)發布了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生態產品。本次發布的是風、光資源開發利用產品,產品主要包括摸清風、光資源開發利用項目擬建區域的資源狀況,出具評估報告,完成現場踏勘調研,協調前期選址、論證、簽訂開發協議、申報項目、核準等20余項服務內容。
5月28日,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欽州港片區大宗商品國內國際雙循環期現聯動產融基地暨北部灣(廣西)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數字化保稅金融監管倉啟動儀式在陸海新通道(欽州)國際集裝箱分撥中心舉行。設立期現聯動產融基地和金融監管倉,不僅是提升金融監管效率、防范金融風險的重要保障,更是推動園區金融業健康、穩定發展的關鍵環節。
5月29日,上合國際綠色農產品博覽交易中心項目10個主體全部封頂,預計今年10月份竣工。據悉,該項目為全國首個通過審批的綜合品類國家級農產品市場,同時也是省部共建的投資百億級的項目。項目計劃通過3—5年的建設和培育,將其建設成為全國農產品物流集散中心、價格形成中心、產業信息中心、科技研發中心和會展貿易中心。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