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以來,國內外銅價一路上行,并在上周創出歷史新高,隨后幾個交易日又出現回落。如何看待此輪銅市場表現?銅價升勢是否暫告一段落?產業企業面臨哪些挑戰?后期需要重點關注哪些因素?帶著這些問題采訪了部分資深產業人士和分析師。
如何看待近期銅市表現
“此輪銅價上漲是借助貴金屬、有色普漲的大勢,同時也有銅自身基本面偏強的影響。”云南銅業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劍輝表示,由于地緣局勢動蕩、貿易制裁和逆全球化形勢愈演愈烈,貴金屬以及銅等有色金屬作為“硬通貨”,成為重要的避險載體。在今年歐美大概率降息的背景下,部分機構提前布局商品市場,其中紐約銅由于持倉高、庫存低先漲,隨后倫敦銅和滬銅跟了上來。
一位不愿具名的產業人士表示,銅自身基本面也助推了此輪的漲勢,尤其是銅精礦供應緊張難以緩解,TC加工費一路下行至負值,冶煉廠集中檢修進程加快,同時國內政策利好持續釋放,市場對包括新能源在內的需求端表現較為看好,因此形成了銅市供應持續偏緊的共識。
內外盤銅價在5月20日創出歷史新高后,隨后價格開始有所回落。國泰君安期貨有色分析師季先飛表示,銅價回調主要是由于之前驅動銅價連續上漲的邏輯有所弱化。根據市場消息,部分企業將精銅運輸至COMEX市場交倉,外盤銅價拉漲的邏輯弱化。同時由于美國通脹表現出一定的韌性,近期美聯儲對降息的內部分歧加劇,市場將美聯儲的首次降息時間預估從11月推遲到12月,美元指數出現連續回升,施壓銅價。
“近期宏觀面有轉弱跡象,或將限制銅價反彈空間。”中信建投期貨工業品首席分析師江露表示,5月22日公布的美聯儲會議紀要內容偏“鷹”,許多官員質疑政策的限制性是否足以將通脹降至目標水平,并提到在必要時進一步收緊政策的意愿,導致市場對9月降息的預期降溫。
他表示,在美聯儲繼續推遲降息的背景下,高利率對經濟的負反饋或將在下半年進一步顯現。從數據來看,目前美國經濟滯脹特征顯現。美國公布的一季度GDP年化環比增長僅為1.6%,遠低于市場預期的2.4%,但美國4月CPI同比增長3.4%,高利率始終無法使通脹數據下降。隨著宏觀層面情緒發生變化,當前銅市場做多熱情在減退。
海通期貨有色研究員王云飛認為,從目前的價差表現看,美銅市場的“擠倉”行情可能已經結束,COMEX銅7月合約與9月合約價差以及COMEX銅與LME銅價差基本已經回到了正常區間。就銅市場來說,盡管對長期需求走強帶來供應缺口的預期仍在,但現實是近期基本面并未出現明顯的變化,高價背景下市場繼續供應過剩,庫存高位和現貨貼水的局面仍在延續。
產業企業面臨著哪些挑戰
上述產業人士表示,銅價在兩個多月時間里上漲逾20%,甚至最高漲幅達到30%,已經遠超市場此前的預期。在這樣一個歷史性的高價區間,產業內部多個環節也面臨著較大的壓力。“可以說除了礦山外,產業鏈其他環節都面臨著壓力,包括冶煉企業的運營成本增加、利潤率下降,下游加工企業面臨短期成本快速上升的壓力,但向終端傳導可能沒有這么快。”
張劍輝表示,本輪銅價的快速上漲對全球銅產業鏈各環節影響不一。
從上游的銅礦山來看,他們獲得了絕大部分的上漲收益,銅礦開采利潤豐厚,礦山可以將更低品位的礦石納入采選范圍,增加經濟可采資源。隨著銅價上漲,礦山價值也“水漲船高”,成為產業鏈中獲利最多的環節。
再看向銅冶煉行業,他們難以在銅價上漲中獲得更多收益,只能賺取加工費。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銅價上漲的同時,零單采購的TC加工費卻在下跌,這使得冶煉廠的經營壓力陡增。同時,面對銅價上漲,冶煉企業需要更多的周轉資金,還面臨價格大幅波動帶來的風險以及高價導致的下游客戶違約風險。
最后看向下游加工企業,他表示,這部分企業的差異性比較大,高端制造領域的加工企業情況相對還好,但是電線電纜加工企業競爭十分激烈,產能飽和的情況甚至超過了銅冶煉端,這些加工企業的經營壓力很大。在銅價大幅上漲的情況下,下游加工企業的采購成本上升,就會出現減少采購甚至停產的情況。
上述產業人士表示,高銅價的負面影響已經顯現,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銅庫存的持續上升。相關機構5月23日更新的數據顯示,國內電解銅庫存再度增加至41.51萬噸,刷新年內高點,總庫存較去年同期的11.84萬噸增加29.67萬噸。當前,在銅價處于歷史高位的情況下,下游畏高情緒強烈,接貨意愿較為低迷,盡管上周銅價有所回落,但現貨貼水局面延續,反映出下游需求依舊偏弱。
市場哪些新變化值得關注
根據最新的市場消息,鑒于銅價創出歷史新高,墨西哥集團(Grupo Mexico)旗下的礦業公司Asarco正計劃重啟其在美國封存的銅冶煉廠。市場人士稱,目前Asarco正在與工會談判,以重啟位于亞利桑那州的Hayden冶煉廠和附近的銅礦,以及得克薩斯州的Amarillo精煉廠。Hayden冶煉廠重啟將增加美國的銅供應。
據了解,美國目前只有兩家銅冶煉廠,分別是自由港麥克莫蘭公司位于亞利桑那州的Miami冶煉廠和力拓位于猶他州的Kennecott冶煉廠。據國際銅研究小組(ICSG)的數據,美國2023年生產了88.088萬噸精煉銅,進口精煉銅77.09萬噸,精煉銅消費量超過160萬噸。
季先飛表示,當前來看,Asarco正在與工會代表和冶煉工人舉行談判,根據美國的礦業法和工人潛在的利益訴求,談判達成協議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從供應的角度看,美國封存的銅冶煉廠投產對全球供應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當前全球供應問題主要是礦端緊張,美國封存的銅冶煉廠投產可能加劇全球銅礦供應緊張的格局;二是美國精銅供應緊張的格局可能有所緩解。
江露認為,前期市場過度交易全球銅礦供應緊張及經濟復蘇預期,伴隨著銅價持續上漲,目前供應端有回升的預期,接下來預計6—11月印尼銅精礦出口量級在50萬至90萬噸,ATF的Centinela加建選礦廠預計增加30萬噸的年度銅產量。同時,5月以來銅價持續拉升,嚴重抑制了下游的備貨需求,下游產業畏高情緒濃厚。
“我們一直認為今年全球精銅供應總體將增長,即使在二季度市場對銅礦預期最悲觀的時刻。”王云飛表示,從目前的市場情況看,隨著銅價走高,海外礦山供應預計可能有所反彈,冶煉端供應大概率保持在高位。
后期銅價會怎么變化
“銅價本輪上漲有宏觀面的推波助瀾,也有基本面的強勢支撐,但是從技術面看確實上漲過快,也就是說出現調整是比較合理的。”上述產業人士表示,放到更長時間段去看,不論是海外投行還是研究機構都預計銅市場的短缺可能持續更久,也就是說在經歷了正常的調整后,銅價的重心可能還是會出現穩定的抬升,除非后期基本面或者美聯儲政策出現超預期的重大變化。
張劍輝表示,銅價在目前價位遇到了一些現貨的拋售,產品端的出貨有貼水的壓力。未來如果銅庫存下降,美聯儲新的降息周期開始,加上國內經濟持續發力,銅價可能形成新的成長周期,也就是仍有上沖創出新高的可能。當然反過來看,如果下一步庫存持續大量累積,銅市會在此價位形成區間回落的態勢。
季先飛也認為,短期銅價會有所調整,但是中長期依然以偏多格局為主。他表示,宏觀層面上,美國經濟存在改善預期,美聯儲年內降息依然能夠為市場提供流動性。在基本面上,銅礦供應緊張還可能繼續“發酵”,同時消費端還有改善的空間,這將驅動下游企業被動逢低購買原料。后期需要重點關注價格調整過程中現貨升貼水的變化,如果現貨貼水大幅收窄或者轉為升水,期銅價格也將得到支撐。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持較為悲觀的看法。王云飛認為,本輪銅價的漲勢可能已經結束,短期看不到向上的驅動力。“從市場多頭支持的邏輯出發,低碳經濟下銅需求走強的預期仍待兌現,而且還要面臨短期高銅價引起的下游需求萎縮,以及中長期經濟周期下行帶來的存量需求減少和全球貿易環境變化對需求的打壓等不利因素。”
江露預計,接下來一段時間銅價將以震蕩整理為主。短期來看,未來一個月COMEX銅存在交倉壓力,國內供需收緊實現去庫,價格回調斜率或放緩。此外,銅價回落將釋放下游點價需求,這將對價格形成一定支撐。他預計至6月末銅價參考運行區間在7.8萬至8.9萬元/噸,主力合約均價預計為8.25萬元/噸,下游可以考慮在均價附近補庫。中長期來看,他認為,美國降息延后,同時經濟下行風險仍存,銅價還將面臨一定壓力。
產業企業應如何應對
面對當下的市場情況,張劍輝認為,實體企業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和風險承受能力更為謹慎地應對。礦山企業通常“隨行就市”,也可以在判斷市場價格處于高位或者良好的經營目標價位做賣出保值;冶煉端面臨更大的壓力,需要平衡好長單數量和負加工費的零單情況,增強風險管控意識,采取更為有效的應對舉措。
“當前國內冶煉廠對銅原料采購競爭激烈,進口礦加工費持續低迷。冶煉廠面臨是不計盈虧搶原料進行滿負荷生產,還是降負荷但成本增加的尷尬處境。在銅的絕對價格上漲、加工費相對價格下跌的情況下,冶煉廠直面諸多市場風險和業務風險。”他表示,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企業做好保值顯得更為重要。因為進行保值后主要考慮的是追加保證金的壓力,而不進行保值就要直面市場的大幅波動。
“銅產業鏈上的冶煉和加工企業沒有較高的加工費,無法承擔市場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尤其是在盈虧線上苦苦掙扎的企業,并沒有孰好孰壞的方案選擇,而是考慮哪個影響相對更小。”張劍輝表示。
對于產業企業而言,王云飛認為首先還是做好自己,不去參與市場的預期博弈,一方面合理安排自身的購銷計劃,結合資金情況使用期貨和期權工具管理風險敞口;另一方面企業也要積極修煉“內功”,不斷增加自身產品的附加值,將原料價格波動的影響不斷降低。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