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葡兩國建交45周年和澳門回歸25周年之際,葡萄牙澳門科學文化中心圖書館中醫藥藏書區24日舉辦啟動儀式。中國駐葡萄牙大使趙本堂、駐葡使團代表、中葡雙方官員、業界專家和學者約180位嘉賓出席活動。
活動現場展示了中國政府提出的《國際科技合作倡議》,以及數百冊由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大學、江西中醫藥大學等捐贈的葡文、英文、法文、中文等中醫藥書籍,內容涵蓋了中醫藥學史、臨床醫著、藥物識別、方劑和藥材炮制等領域,反映了中醫藥悠久歷史和當前中醫藥發展的最新成果。
趙本堂在致辭中表示,中葡建交45年來,雙方在中醫藥學科設置、科學研究、校際合作和人才培養等領域已有了扎實的合作基礎。葡萄牙擁有尚帕里莫基金會研究中心等眾多在歐洲乃至全球有重要影響力的醫學領域優勢力量,傳統中醫藥在葡萄牙的創新發展,必將推動傳統中醫藥和現代科學相結合、相促進。
他說,里斯本大學藥學院與江西中醫藥大學正在籌建中醫藥領域的中歐聯合實驗室,波爾圖的初創企業推出運用人工智能與傳統針灸技術融合的數字醫療平臺,中葡中醫藥領域不斷開展深層次的合作,必將為中葡兩國人民創造更多福祉。希望中醫藥藏書區的設立能為傳承發揚中醫藥文化、促進中葡科技交流合作、增進兩國友好關系發揮積極作用。
澳門科學文化中心主席門德斯對此次贈書表示感謝。她說,書籍為兩國進一步加深了解提供了重要窗口,意義非凡。澳門科學文化中心將發揮自身平臺優勢,持續加強中葡在科學、教育和文化領域合作,為推動中葡關系向前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代表肇紅介紹了中醫藥的歷史傳承和發展情況,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的發展,不斷加強中醫藥管理體系建設和財政投入,同時進一步加強中醫藥國際傳播,促進學術交流,讓中醫藥更好造福人類。
業界專家結合長期在葡萄牙推廣中醫藥的切身感受,生動講述了在葡萄牙開設中醫藥課程、以針灸和傳統中醫藥造福葡萄牙人民的經驗。
葡萄牙是歐洲最早對中醫立法的國家之一,擁有一支頗具規模的優秀中醫隊伍,開設有專門培養本土中醫人才的培訓學校,民眾對中醫的接受程度較高。
本次活動由中國駐葡萄牙使館,葡萄牙教育、科學和創新部,澳門科學文化中心共同舉辦。
(來源:新華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