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滿足市場參與者學習利用期權的需求,近日,鄭商所聯合中糧期貨、中泰期貨、南華期貨、長江期貨、中原期貨等多家期貨公司,以及“產業基地”合作單位新疆匯果實業有限公司共同舉辦了“穩企安農 護航實體”大宗商品風險管理主題活動(期權新品種專場)。據了解,該主題活動聚焦期權業務,針對燒堿、對二甲苯、短纖、純堿、錳硅、硅鐵、尿素和蘋果8個期權新品種,以及玻璃、紅棗兩個擬上市期權品種現場教學,旨在幫助客戶了解和掌握期權套保要點,提升企業利用期權管理風險的能力,做好期權新品種的相關市場培育工作。
瞄準需求“靶心”,主題活動送來“及時雨”。大宗商品市場近年來面臨的不確定因素增多,現貨價格波動加劇,相關企業對風險管理的需求增加,同時風險管理方式也更加多樣化和精細化。期權因策略靈活多變,能夠與期貨優勢互補,更好滿足實體企業多元化、個性化的風險管理需求和目標,豐富機構投資者相關投資策略,優勢日益凸顯。但還應看到,期權作為新型金融工具,部分參與主體對其基礎知識和實操經驗相對欠缺,因此具有較強的培訓需求。在與會人士看來,鄭商所此次組織的主題活動精準及時,可以幫助更多的企業熟練運用期權工具,并靈活運用多樣化的金融工具管理風險。
談及對期權的需求,中鹽安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大宗物資負責人于文藝表示,近些年國內純堿現貨市場價格波動幅度較大,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容易受到市場行情變化的影響,銷售價格頻繁波動成為企業經營中面臨的一大痛點。通過利用純堿期貨、期權,降低了市場價格波動對企業采、購、銷、存等經營環節的影響,綜合運用期貨、期權助力企業穩定經營的作用逐步顯現。
據了解,與于文藝觀點相同的參會人士不在少數。他們認為,利用單一的期貨工具進行套保,已經不能滿足產業在風險管理方面的需求,急需多元的衍生工具控制經營風險。期權可以幫助投資者和產業參與者更好地管理價格風險,提供更多的保護和靈活性,同時促進產業的穩定發展。
為何期權近些年受到青睞呢?中建材凱盛礦產資源集團有限公司運營部采購經理杜威峰認為,利用期權進行風險管理有許多優勢。一是期權交易具有更大的容錯空間。買方的期權費成本是固定支出,即使盤面產生虧損,最大損失也只有期權費。此外,期權工具在鎖定風險的同時,還能保留盈利空間,期權端僅付出固定成本,現貨端可以有很大的盈利可能。二是場內期權的交易資金占用較少,使用期權套保時企業的現金流壓力小。期權買方支付權利金后,即使行情出現反方向變化也不用額外追加保證金。三是可以滿足企業個性化的套保需求。把場內和場外的期權交易結合到一起,可以根據企業的風險敞口提供個性化的風險管理方案,提升保值效果,最大化地滿足企業的個性化需求。
工具雖好,也需正確合理利用,企業在運用期權進行風險管理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長江產業金融服務(武漢)有限公司場外衍生品部副總經理黎子罡認為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標的與合約的篩選,注意二者與現貨標的的風險相關性;二是價格時點的選擇,尋求最合適的進場時點與行權價;三是期限選取,期限需匹配自身交易和經營計劃;四是盈虧分析,注意策略盈虧平衡點及時間價值變化趨勢。
對于期權策略的選擇,中原期貨投資咨詢部陳亞中認為,期權策略不應為了所謂的降低權利金成本而過度復雜化,甚至在特定場景下為了收取較高的權利金而低估“肥尾風險”。具體場景下,金融服務機構和產業客戶綜合權衡風險規避敞口、潛在收益敞口、風險管理成本三者關系,貼合產業實際需求預期,匹配相應經典策略。期貨從業者也應該引導產業客戶科學專業地運用期權工具,管理現貨經營風險敞口,促進實體經濟與期貨市場的良性互動。
用心育市場,活動獲點贊。據了解,本次主題活動深入相關品種的主產區、主銷區或貿易集散地,11場線下活動融學術性、實用性、指導性于一體,貼近實際,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覆蓋了包括產業企業、期現公司、風險管理公司、機構投資者等在內的各類市場主體。多位與會人士表示,通過參會學習,進一步提升了對期權工具的認知,對期權組合策略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對含權貿易及“保險+期貨”等模式有了新的了解,為今后利用期權進行風險管理、增厚利潤收益提供了啟示與幫助。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