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周口市沈丘縣的一家大豆蛋白加工廠中,嶄新的現代化設備正忙碌運轉著。幾天前,從巴西進口的6.6萬噸大豆在日照港卸貨通關后,全部運往這里進行深加工。工廠的生產線采用智能化監測系統,可以實現在線質量檢測、生產指標自動調整,加工出來的豆粕自動打包成出廠所需的規格,隨后通過水陸聯運的方式運往全國各地。
歷經一年的籌備與建設,由上市公司瑞茂通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瑞茂通”)一期投資10億元建成的沈丘大豆蛋白加工廠于5月15日正式投產。作為深耕大宗商品供應鏈管理的服務型企業,瑞茂通近年來著力提升供應鏈服務質效,同時在產業端加大資產布局,大力興建工廠、拓寬物流渠道、實施倉儲智能化改造,加快延鏈、補鏈、強鏈,旨在深刻把握大宗商品貿易全鏈條,保障國家重要大宗商品供應鏈穩定和產業鏈安全,實現從供應鏈向產業鏈的延伸,探索“兩業融合”新路徑。
“兩業融合”即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是在技術進步、市場開放、制度創新的驅動下,通過技術牽引、產業聯動、鏈條延伸等途徑,推動產業交叉滲透,培育形成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制造業和服務業協同耦合。
2023年5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發展司司長盧衛生在全國“兩業融合”工作現場交流會上說,要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培育融合發展主體,發展融合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引導頭部企業、產業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和“鏈主”企業、中小企業等融合主體深化路徑模式創新探索。
據了解,近年來,我國“兩業融合”程度不斷加深、趨勢不斷增強,許多地區、行業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融合發展模式。農副食品加工業是制造業的重要分支,涉及谷物磨制、飼料加工、植物油加工等,是周口市傳統優勢產業。近年來,周口市通過構建現代食品產業集群,加快推進農副食品加工業轉型升級,并通過優化供應鏈服務為企業降本增效,成功打造了一批引領“兩業融合”發展新模式的農副食品加工標桿企業。2024年一季度,周口市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達到15%,拉動全市工業增長2.5個百分點,引進和培育了瑞茂通、益海糧油、魯花等一批龍頭企業。
在促進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方面,周口市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在生產制造環節著力構建智慧工廠,提高產品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在農副食品流通環節綜合運用數字化供應鏈管理方式降低企業運輸成本,保障供應鏈安全穩定。
據沈丘縣大豆蛋白加工廠負責人巫夢鋒介紹,工廠采用行業最新工藝,核心設備選用國際知名公司產品,保證了生產線的穩定性和先進性,在蒸汽消耗、電耗、輔料消耗等各方面均能達到行業內先進水平,確保了在生產成本方面的優勢。此外,為保障大豆原料采購渠道暢通,瑞茂通已與四大糧商及國際大宗商品巨頭嘉能可、美國CHS農資公司、中糧集團中糧(國際)公司、翱嵐商貿Ola達成合作意向,確保穩定、低價、優質地為沈丘大豆蛋白生產提供原料,預計每年進口大豆約10億美元,年加工大豆120萬噸。
“未來5年,瑞茂通計劃布局東北、東部沿海、湖北、四川等區域,共計運營5—6個壓榨廠,年加工產能在600萬~800萬噸,快速提高在油脂油料行業的市場占有率,建立自身的競爭優勢?!蔽讐翡h說道。
據了解,憑借企業在供應鏈管理方面積累的深厚經驗和資源優勢,瑞茂通正逐步將業務從供應鏈集成服務向生產制造業延伸,創造企業增長的“第二曲線”。在保障供應鏈安全穩定的同時,延長產業鏈,創造價值鏈,形成“三鏈協同”優勢互補,積極探索“兩業融合”發展路徑。沈丘縣蛋白大豆加工廠投產后,預計年產值達到60億元,不僅為當地政府提高納稅收入,也創造了更多就業崗位。在滿足省內油粕需求的同時,帶動周邊縣市經濟發展。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