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保險+期貨”模式廣泛應用于我國穩定農民收入的金融創新領域中。“保險+期貨”作為我國期貨市場服務“三農”的新模式,在金融助力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傳統農業“靠天吃飯”“增產不增收”的狀況,成為期貨行業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抓手。
靈臺縣隸屬甘肅省平涼市,地處涇河與渭河之間,素有“隴東旱碼頭”之稱,區位優勢明顯,位于北緯35度蘋果黃金生產帶,非常適宜發展蘋果產業,是甘肅18個蘋果優勢區域重點縣之一。近年來,靈臺縣果品產量達到23萬噸,實現產值15億元,蘋果產業已成為當地推進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隨著蘋果種植業的快速發展,時常出現“果賤傷農”“豐產不豐收”的現象,對蘋果產業發展和果農抵御市場風險帶來了嚴峻挑戰。在鄭商所和靈臺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21—2022年,新湖期貨聯合人保財險連續兩年在靈臺縣實施鄭商所蘋果“保險+期貨”新型經營主體培育試點項目,兩年共承保蘋果種植總面積9104畝,向參保果農賠付資金155.32萬元,為該縣果農普及“保險+期貨”理念,提供價格保障,穩定種植積極性,受到當地政府及農戶的認可。
據了解,為使更多果農能參與項目實施并得到價格風險保障,2023年,靈臺縣政府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蘋果“保險+期貨”新農提升計劃項目申報實施工作的通知》,繼續支持蘋果“保險+期貨”新農提升計劃項目的開展,助推靈臺縣蘋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2023年,靈臺縣蘋果“保險+期貨”項目共承保全縣123戶蘋果家庭農場的4400余畝蘋果,覆蓋11個鄉鎮,蘋果現貨量總計5500多噸,其中農戶自繳保費比例僅20%。最終,果農戶均獲得賠付10650元。
為了更好地宣傳新項目、新政策,新湖期貨聯合人保財險與當地政府通力合作,開展宣傳培訓活動,果農們一別過去“靠天吃飯、豐年賣不上價”的焦慮。“前幾年蘋果賣不上價,收購商又壓價,扣除種植成本、人工成本,一年下來根本不賺錢,我心里很著急!2021年,靈臺縣政府專門出臺扶持政策,引導我們參與蘋果‘保險+期貨’,對我們有成片種植園的農戶來說,相當于提前鎖定了種植收益,以后不管價格漲跌,對我們的效益影響不大了。去年年初,聽說政府會繼續支持項目開展,我第一時間就投保了,希望蘋果‘保險+期貨’能一直延續下去,這樣我們就可以專心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種植質量。”經營靈臺縣聚興果業家庭農場的張金平說出了果農們心里的期盼。
此次項目對靈臺縣鄉村振興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新湖期貨相關項目負責人表示,新湖期貨將繼續發揮專業優勢,在“保險+期貨”業務上耕耘,為實體經濟提供優質的風險管理服務,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爭取讓“保險+期貨”結出更多碩果。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