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銀行27日公布的財報顯示,2023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2575.95億元、歸母凈利潤927.28億元,均實現同比正增長。一級資本排名在英國《銀行家》雜志“全球銀行1000強”中進階至第9位,首次入選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
年報顯示, 在普惠金融方面,交行加大了對小微企業和鄉村振興的金融支持,服務擴內需促銷費,穩步提升普惠金融業務發展質效。報告期末,普惠型小微企業和涉農貸款余額分別較上年末增長29.38%、24.80%,較2020年末增長159.99%、54.94%;個人消費貸款余額1581.1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6.25%,增量創歷史新高。
在貿易金融方面,交行積極服務產業鏈供應鏈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進一步增強貿易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全年貿易融資發生額、產業鏈金融業務量、跨境人民幣收付量分別達到2020年的2.4倍、2倍和2.5倍。
交行還緊跟國家科技自立自強和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引導金融資源向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領域聚集。報告期末,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貸款、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增速分別為31.12%、73.95%和39.54%;科技金融授信客戶數較上年末增長41.20%。
持續加大服務綠色低碳轉型力度。報告期末,交行綠色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29.37%,較2020年末增長126%,投資綠色債券余額較上年末增長68.66%。
在風險管控方面,交行健全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國別風險、操作風險、氣候風險、聲譽風險、模型風險等防控機制,扎實開展壓力測試和應急演練,在復雜形勢下實現平穩運營。報告期末,集團不良貸款率為1.33%,較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95.21%,較上年末上升14.53個百分點。報告期內,共處置不良貸款647億元,其中實質性清收333.30億元。
交通銀行行長劉珺指出,針對房地產、地方債、中小金融機構的同業債務三項“灰犀牛”,在過去四年中,交通銀行在各個主要行業的信用風險管理技術和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對相關信用風險的管理基本達到市場平均水平甚至更好的位置。
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