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公司生產的紅麹原料在小林的產品中使用僅兩成,另外八成提供給其他食品生產企業。目前使用小林供應的紅麹原料的其他廠商也在進行調查并啟動召回。
3月22日,小林制藥株式會社向中國消費者發起關于“紅麹膽固醇顆粒”的自主召回,稱在日本制造并銷售的該保健食品收到了一些食用后可能導致腎臟疾病等問題的報告。
“針對此情況,我們對該產品及其所使用的紅麹原料(自社制造)進行了成分分析, 結果發現部分紅麹原料中可能含有非預期的成分。部分受影響產品通過跨境渠道銷往中國大陸。”小林制藥在召回通知中寫道。
這些跨境銷往中國大陸的渠道包括天貓小林制藥海外旗艦店、拼多多官方海外旗艦店、小林制藥海外京東直營店。
該公司表示,目前尚未確定該成分的具體性質,以及與腎臟疾病等問題之間的關聯性。但出于保護消費者健康的目的,決定自主召回紅麹原料相關產品。“我們認識到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并將繼續進行調查。”通知稱。
除了“紅麹膽固醇顆粒”之外,小林還在日本召回了另外兩款含有相關成分的產品。22日晚,小林制藥社長小林章浩舉行記者會,就該問題鞠躬道歉。
小林制藥還表示,該公司生產的紅麹原料在小林的產品中使用僅兩成,另外八成提供給其他食品生產企業,其中包括日本以及中國臺灣等地的50多家食品廠商。目前使用小林供應的紅麹原料的其他廠商也在進行調查并啟動召回。
3月24日,日本寶酒造公司發布消息稱,因該公司生產的一款酒使用了由小制藥公司提供的紅麹原料,決定對約9.6萬瓶該產品進行自主回收。但目前尚無與寶酒造公司該產品相關的健康損害報告。
紅麹原料是一種紅曲米,它由紅曲霉寄生在白米上生長而成。我國將紅曲、紅曲酒用于營養保健已經有千百年的歷史。根據廣東省中醫藥局網站今年2月29日發表的《天然降脂藥物——紅曲》文章,紅曲作為他汀類降脂藥的始祖,在我國早已用作傳統中藥使用。據查證,紅曲的食用記載,最早見于五代陶谷撰寫的《清異錄》之“酒骨糟”條:“以紅曲煮肉,緊卷,石鎮,深入酒骨腌透,切如紙薄,乃進”。紅曲的藥用記載,最早當數元代吳瑞撰寫的《日用本草》一書:“紅曲釀酒,破血行藥勢,殺山嵐瘴氣,治打撲傷損”。
1979年,日本生物化學家,遠藤章教授從紅曲霉中分離出一種命名為“莫納科林K”的活性物質,該物質與處方中降膽固醇藥物洛伐他汀(Altoprev)的成分相同。
1985年,美國醫生邁克爾·布朗和約瑟夫·哥斯丁找出了“莫納科林K”抑制膽固醇合成的作用機理,并因此于1985年獲得諾貝爾獎。從此,紅曲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另據妙佑國際醫療(Mayo Clinic)網站2022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介紹,對特定條件下使用紅曲米的研究表明,含有大量莫納可林K的紅曲米可以降低血液中的總膽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LDL或“壞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和甘油三酯水平。
但該機構提出,雖然這種補充劑通常被認為是安全的,但可能與他汀類膽固醇藥物具有相同的潛在副作用。例如,一項較早的研究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即某些紅曲米產品中含有一種稱為橘霉素的污染物,可能會引起腎衰竭。不過當時的研究在分析了14種紅曲米膳食補充劑后,并未在其中任何一種補充劑中發現橘霉素。
Mayo Clinic還稱,作為補充劑,產品質量和活性成分實際含量可能會沒有保證,有效成分含量較少將無法對降低膽固醇水平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稿件來源:鳳凰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