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不了火的滅火器、不防火的防火玻璃、用劣質槽頭肉制作的梅菜扣肉、“喝了能回春”的聽花酒、充滿“套路”的婚戀平臺、頻頻出現異響的寶馬車……今年的央視“3·15”晚會曝光了一系列嚴重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違規問題。
縱觀“3·15”晚會曝光的這些問題,既有多年都“上榜”的食品安全、汽車售后問題,又有讓人觸目驚心的劣質消防器材問題,還有虛假宣傳產品功效、鋪天蓋地打廣告的瘋狂營銷行為,以及屢屢被媒體曝光的婚戀平臺巧設套路“收割”消費者問題。這些問題暴露了一些商家偷工減料的伎倆、花樣百出的套路、唯利是圖的行徑、傲慢冷漠的態度,令廣大消費者憤慨不已。
被“3·15”晚會曝光后,一些商家的反應可謂“步調一致”,將涉事門店暫停營業(下架產品)、進行調查、承諾整改、公開致歉。例如,世紀佳緣回應稱,針對央視“3·15”晚會曝出該公司存在的相關問題,已第一時間成立特別調查小組,全面介入相關調查工作。目前已要求所涉門店暫停一切經營活動,全面接受政府執法部門和公司內部的調查。同時,公司內部也已啟動緊急核查程序,全面調查業務中出現的相關漏洞與問題。此外,該公司還向廣大用戶等致歉。
但一些消費者質疑,如果沒有被曝光,類似誘導消費者購買價格動輒上萬元會員服務的情況會不會一直存在呢?
針對“3·15”晚會曝光的問題,市場監管總局連夜部署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開展執法行動,迅速核查處置涉市場監管領域的違法行為。例如,市場監管總局通知寶馬公司開展自查,提交相關技術說明材料,委托缺陷產品召回技術中心開展風險評估。安徽省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公安機關迅速控制槽頭肉生產企業負責人,封存所有成品、半成品及原料,下架、召回被曝光產品,并對涉事企業予以查封。
此外,四川、北京市場監管部門對生產銷售聽花酒的企業、門店開展調查,責令商家立即暫停銷售“聽花”白酒及相關產品,并對中國食品雜志社發表聽花酒相關內容開展調查。廣東、北京市場監管部門約談珍愛網、百合世紀佳緣、戀愛課等涉事企業負責人,責令涉事門店暫停經營,全面接受調查。此外,生產、銷售不合格防火玻璃、滅火器的企業也遭到相關部門調查。
不過,從其他媒體的報道來看,“3·15”晚會曝光的這些問題并非個例。這就需要有關部門舉一反三、以點帶面,發現一個問題,解決一類問題,規范一個行業。特別是食品安全問題,可謂是“3·15”晚會的“常客”。不管是“土坑酸菜”“香精大米”,還是劣質槽頭肉制作的梅菜扣肉,都足以觸動消費者神經。
民以食為天,捍衛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不容半點含糊,必須要出重拳、動真格。
記者注意到,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督促指導相關地方市場監管部門徹查“3·15”晚會曝光的違法行為,深入推進“鐵拳”“守護消費”“肉類產品違法犯罪專項整治”等系列專項執法行動,加強部門協作,強化行刑銜接,凝聚執法合力,嚴厲打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消費者天天都在消費,維權不能指望一個“3·15”,更需要監管“365”。因此,還需要有關部門強化日常監管,將功夫用在平時。平時監管越嚴格,消費亂象就越少,消費者的權益就越有保障。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