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佩克+同意將自愿減產措施延長至第二季度末,俄羅斯承諾將更多關注減產而不是出口來加強其作用。
歐佩克+代表們周日表示,歐佩克+同意將自愿減產措施延長至第二季度末,以避免全球供應過剩并穩定油價。
根據沙特等幾個成員國的聲明,名義減產總量約為220萬桶/日。其中,沙特每日自愿減產規模為100萬桶、俄羅斯47.1萬桶、伊拉克22萬桶、阿聯酋16.3萬桶、科威特13.5萬桶、阿爾及利亞5.1萬桶、阿曼4.2萬桶,哈薩克斯坦8.2萬桶。據測算,自2022年以來,歐佩克+承諾的減產總量約為586萬桶/日,相當于全球日需求的5.7%。
俄羅斯承諾通過更多關注減產而不是出口來加強其作用。這些國家在官方媒體上表示,最新的產量限制措施將在第二季度后根據市場條件逐步“恢復”。
交易員和分析師們此前已經普遍預計減產措施會被延長,認為這是必要的,以抵消全球燃料消費的季節性低迷和歐佩克+的幾個競爭對手,尤其是美國頁巖鉆井商的產量激增。
今年以來,充足的供應使國際油價穩定在每桶80美元附近,即使中東地區的沖突干擾了該地區的航運。盡管油價的走勢為多年來猛烈的通脹提供了一些緩解,但對于歐佩克+的許多人來說,價格可能有點偏低。
根據惠譽評級公司的說法,沙特需要每桶90美元以上的原油價格,因為它在經濟轉型方面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而該聯盟中最大的合作伙伴俄羅斯,也需要增加石油收入來繼續支撐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俄羅斯在原油和煉制產品的生產和出口限制方面享有獨特豁免權,該國副總理亞歷山大·諾瓦克表示,將在未來一個季度更加注重原油產量的削減。
該承諾可能會讓沙特感到滿意。沙特能源部長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王子去年表示,莫斯科未同意減產令他感到失望,因為減產比減少出口更能直接影響全球市場平衡。4月份,俄羅斯的減產將包括35萬桶/日的產量和12.1萬桶/日的出口。5月份,其減產將包括40萬桶/日的產量和7.1萬桶/日的出口,而6月份的減產將全部來自產量。
不過,俄羅斯和其他組織成員迄今為止仍未完全履行他們的承諾。 俄羅斯最近才完全實施了它幾乎一年前承諾要進行的產量削減。今年1月,該國按約定每天減少大約30萬桶原油的出口,但對精煉燃料出口的限制承諾不太明確。伊拉克和哈薩克斯坦在1月份共同超出了幾十萬桶的日產量配額,但承諾改善遵守情況,甚至補償任何初期過量生產。
該組織決定延長減產措施至第二季度可能是眾望所歸的,但歐佩克+在6月1日下次定期會議上可能面臨更艱難的選擇,屆時部長們將制定下半年的政策。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預測,隨著全球石油需求增長放緩和來自美洲的新供應激增,歐佩克+將需要全年堅持減產。“你不會想太早把產量恢復,”大宗商品交易巨頭托克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薩阿德·拉希姆(Saad Rahim)上周表示。
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所有成員都愿意支持該政策。沙特經常強調謹慎的必要性,而其鄰國阿聯酋則熱衷于利用最近在新產能方面的投資。一些預測人士認為這不會成為問題,因為需求增強將使該集團能夠放寬限制,并在今年晚些時候增加更多供應。
渣打銀行商品研究主管保羅·霍斯內爾(Paul Horsnell)表示:“整體市場基本面有所改善。歐佩克可以在不使全球庫存過剩的情況下增加產量。 ”
(稿件來源:鳳凰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