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東北虎幼崽帶到酒店供游客摸抱,把丹頂鶴帶到中央大街遛彎兒……近日,有地方為“寵客”又一次掏出家底??奢浾搱鲋袇s少了異口同聲的“好評”。眾所周知,東北虎和丹頂鶴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相關互動、展示、展演是否合規引發質疑。據悉,目前兩項活動均已叫停。
一段時間以來,各地文旅全力“卷活兒”,可謂“十八般武藝”各有各的高招。你家凍梨切片擺盤,我家豆腐腦“甜到爆表”;你連夜改官號方便搜索,我一口氣更新數十條視頻拼到電腦“冒煙”;這邊文旅局長親自招呼來客,那邊明星們紛紛為自己家鄉代言……“只要你愿來,我必傾己所有”的慷慨與熱情溢出屏幕。然而熱度陡升后,“用力過猛”的隱憂不時出現。土味喊話魔性視頻“看累了”,送黃金送鉆石的噱頭太“忽悠”,當文旅卷成“看誰更豁得出去”,也就多少有些變味了。
盡力豐富旅游體驗,創新形式盤活本地資源,初衷當然是好的。但也要看到,旅游并非只是一時一刻的熱度營銷,拼的是全方位、多層次、可持續的服務生態。特別是現在,互聯網的滲透程度和傳播速度前所未有,任何一個服務細節,都可能被置于聚光燈下,好評秒變差評也時有發生。如何在競爭日漸激烈的市場中刷出“存在感”,吸引客流和花式寵客的邊界在哪里,怎么求得熱情與有序的平衡?這對各地文旅行業都是現實考驗。
說到底,“進淄趕烤”“濱至如歸”只是開始,一座城市能否從“網紅”變“長紅”,讓人“持續舒適”“愿意駐足”,從來不是一道簡單的流量題。這里,不僅要盡力滿足游客們的好奇,也必須遵守各行各業的規范,以及讓各方都舒適的“邊界感”。很多時候,“熱情”往前一步就成了“尷尬”。比如,號召市民都來志愿服務、熱情待客并無不可,但要求干部讓出自己的車輛、邀請游客住家留宿就有些過了。諸如此類,反倒兩邊不討好。當然,對于這些冒頭行為,也不必上綱上線。試錯的過程,同樣是一個磨合的過程。給予足夠包容,真誠熱情必會找到更加適度的打開方式。
龍年新春即將到來,各地文旅市場早已摩拳擦掌、蓄勢待發。這一次,“花式寵客”又將貢獻什么新玩法,又是誰將拔得頭籌,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找到適宜方式,讓待客熱情潺潺流淌,“潑天富貴”才會不只是節日限定,而成為城市日常。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