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數字化轉型已進入“深水區”,科技助力銀行業數字革新與流程再造成為轉型發展的大勢所趨。近年來,廈門國際銀行積極發揮數字金融優勢,上線零售信貸智能運營監測分析平臺,在有力支持一線業務人員對經營情況“看到、看清、看懂”的同時,給客戶帶來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務,從而促進普惠金融發展。
隨著零售信貸業務日漸多樣化,廈門國際銀行目前運營產品已超過30個、累計接入互聯網金融平臺18個及超30個外部數據服務機構、累計服務超過1400萬個客戶。“在數據來源、體量及維度大幅增加,數據運用及治理復雜度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平臺的成功上線幫助我們進一步破解信貸業務數據難題,為業務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廈門國際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
依托金融科技手段,該平臺一方面能夠全面整合散落在各系統關鍵環節的業務數據,為業務提供“一站式”可視化數據服務;另一方面,具備準實時數據計算、處理能力,可以提供業務數據應用支撐;此外,針對重點業務指標,還能通過設定常態化及異常波動監控,實現對經營情況的有效預測,并支持按產品、機構、客戶等維度實現統一調閱與統一管理,有助于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自平臺上線以來,廈門國際銀行信貸業務數字化運營成效顯著。截至2023年6月,該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747.84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戶數達13.54萬戶,同比增幅超過79%,在履行紓困實體經濟、扶助普惠小微、助推消費升級等方面持續貢獻金融力量。
據廈門國際銀行有關負責人透露,該平臺已啟動第二階段建設工作,未來將持續整合零售信貸各業務數據,從營收分析、轉化留存、渠道拓展等多方面支持業務決策,提升數字化、智慧化運營能力,助力普惠金融服務增效擴面,全力做好普惠金融和數字金融的大文章。
來源: 中國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