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及沙特阿拉伯投資大臣Khalid Al-Falih見證下,香港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和沙特阿拉伯投資部中國辦公室副主任Ayidh Alyami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備忘錄),共同促進兩地在投資推廣的交流及合作關系。
李家超表示:“我在今年2月率領高級別代表團訪問中東地區,分別到訪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向當地政商界推廣香港的獨特優勢。訪問期間,香港和兩國的企業、機構共簽署13份高質量的備忘錄或意向書,為港商在中東地區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同時吸引當地公司及資金來港投資。”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右二)、沙特阿拉伯投資大臣Khalid Al-Falih(左二)、香港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右一)和沙特阿拉伯投資部中國辦公室副主任Ayidh Alyami(左一)在簽署儀式合照
備忘錄旨在加強香港和沙特阿拉伯在招商引資方面的合作,鼓勵雙方通過互訪、專業知識交流、工作會議、研討會等活動,以及交換商業和投資環境等信息,在促進直接投資領域方面加強雙方之間的經濟關系。
除了簽署備忘錄外,香港亦已經就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投資協定)與沙特阿拉伯展開正式談判,雙方都有意愿盡早完成談判。投資協定旨在保護、促進和開放投資,有助于加強投資者的信心及增加雙邊投資流動,推動香港與貿易伙伴構建更緊密的經濟關系。
李家超表示:“香港和沙特阿拉伯簽署的備忘錄,標志兩地在投資推廣交流方面的新里程。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同時是亞太區重要的投資樞紐。香港會發揮好‘超級聯系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協助內地和海外企業‘引進來、走出去’。與此同時,沙特阿拉伯是海灣地區龍頭經濟體,亦是世界外來直接投資重要來源地,我深信隨著簽署備忘錄,雙方在推動招商引資方面將會有更深及更廣的合作。”
過去一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多次組織高規格團隊出訪中東、東盟地區,積極接觸當地的政商界領袖,加強推介香港的各種新優勢,不斷地深耕,建立更多互信的基礎,為更深入的合作創造可能。
上周,亞洲首只沙特阿拉伯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在港掛牌上市,讓本地和國際投資者可以在香港這個市場,利用港元或人民幣投資沙特股市成份股指數,分享中東發展的機遇,相關ETF的資產規模更是全球同類產品中最大。
這只ETF產品的掛牌,標志著香港與中東加強資金雙向流動的新里程,突顯了香港在“一帶一路”資金融通中的關鍵節點作用。
正如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PIF)的負責人指出,這次在香港推出產品,為亞洲投資者打開了解當地發展故事的一扇大門,也讓他們更深入了解到香港連通國家和世界投資者及金融市場的“雙門戶”角色,看到香港雄厚的資金和人才實力,以及蓬勃的金融生態系統。可以預期,這只ETF上市后,香港和中東地區的合作將會更多更闊,資金、人才、資訊的雙向流動將會更深更廣。
今年以來,受到環球息口高企、地緣局勢緊張、復蘇前景不明等因素影響,香港股票市場的表現受到一定遏抑。然而市場的某些部分卻仍取得不俗的發展。
以ETF市場為例,在去年7月ETF納入互聯互通后,進一步擴大了香港市場的投資者基礎,加上落實了多項便利交易措施,香港ETF市場今年進一步壯大,前十個月日均成交金額達116億港元,同比增長25%。目前,香港ETF產品包括主題式投資、固定收益,以及虛擬資產;交易柜臺亦包括港幣、人民幣和美元。香港更是首個提供比特幣期貨和以太幣期貨ETF的亞洲市場。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雖然環球政經環境對各地市場帶來不同形式的挑戰,但也帶來新的機遇以及更多可能的新伙伴。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今年亞太地區整體的經濟增長達4.6%,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預計明年,亞洲增長仍然可以維持在約4.2%。而東盟十國,人口相對年輕、中產比例漸多,增長潛力巨大。
陳茂波認為,中東地區也是強大的發展動力來源。例如,沙特阿拉伯提出了“2030愿景”,就推動該國實現經濟結構轉型和多元化,提出了前瞻的方向和具體的行動計劃。而在阿聯酋迪拜開幕的“2023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 28)上,中東地區國家對參與推動能源轉型也表現積極。與此同時,基于地緣政治風險考慮,中東國家近年也意識到有必要分散投資,推動投資類別更多元化。香港作為聯通內地、亞洲以至世界資本市場的重要樞紐,成為了他們部署投資的理想選擇。“天時”“地利”因素疊加,為香港中東深化多層面的金融合作,開創新契機。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環球政經局面錯綜復雜,香港作為細小、全開放、外向型的經濟體,外圍變化對我們的影響巨大,我們必須努力尋找新伙伴,開拓新市場,吸引新資金,增強經濟和金融市場的韌性。認清形勢、沉著應對,用好我們的優勢所在、抓緊潛在的機遇,在未來充滿挑戰的路上堅定穩步向前邁進。”陳茂波說。
(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