甌江畔,溫州朔門古港遺址數量龐大的龍泉窯瓷片印證了這座千年古港往昔的繁盛。距此幾十公里外的甌江入海口,考古學家努力還原的港口景象,正在用一種現代的方式呈現:狀元岙港區內,集裝箱卡車穿梭往來,裝載集裝箱的貨船駛向遠方……
2023海上絲綢之路城市影響力市長交流大會日前在浙江溫州舉行。從實證海上絲綢之路的朔門古港,到如今現代化的碼頭港區,穿越今昔的場景背后,以溫州為代表的海上絲綢之路沿線重要港口城市正在成為開放融通的新支點。
“海絲”繁盛延續至今
近日,貨輪停靠在溫州港狀元岙集裝箱碼頭卸載集裝箱(無人機照片)
8座形制各異的宋代碼頭、兩艘宋代沉船、數以噸計的瓷器殘片……2023年3月,溫州朔門古港遺址入選“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以碼頭、航道、航標等要素齊備的遺跡,實證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存續和繁盛。
走進溫州朔門古港遺址考古成果展,一面由碎瓷片組成的展覽墻引人注目,細細觀察,各具特色的花紋、光潔如新的釉色,折射出瓷器之美,也反映出古代“海絲”之繁華。溫州博物館研究員伍顯軍介紹,遺址出土了大批瓷器、漆器、金屬器及其殘片,僅瓷器殘片就有10噸左右,可以修復的文物超過3000件。
西班牙埃薩達商學院“與中國對話”項目主任蘇傲古說,這些遺跡遺存讓我們了解到當時中國先進的生產力,也讓我們感受到古老的中國人渴望與外界交流的基因。
從遺跡到遺物,溫州朔門古港遺址提供了“海上絲綢之路”在宋元時期進入鼎盛的充分證據。溫州博物館副館長高啟新介紹,古港遺址地下文物與地上文物彼此呼應,與江心雙塔古航標、甌江進出港口的航道毗連一體,還原了宋元時期海上貿易港口的完整景象,并為打造海絲考古遺址公園和遺址博物館的建設提供了極為難得的物質基礎與精神內涵。
海風吹拂千年,開放從未改變。元代使者周達觀從溫州港出發到達古柬埔寨,寫下《真臘風土記》,體現了溫州等中國東南沿海地區與東南亞的商貿、文化交往內容極為豐富。
如今,柬埔寨第一條高速公路金港高速從另一個側面見證了區域交流合作帶來的民生福祉。
東盟秘書長特別顧問波尚瑯在本次交流大會開幕式上說,“海上絲綢之路”舟楫相望,譜寫了東盟各國與中國的友好往來、相知相交的歷史篇章。如今中國已經連續13年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生效實施,將助力東盟中國經貿合作提速升級。
共建“一帶一路”激發新動能
在溫州港集團狀元岙港區,今年3月投用的“特殊”堆場,為鋰電池等產品的出口打開了新的渠道。
溫州港集團有限公司狀元岙港務分公司業務拓展部經理葉旭介紹,危險品堆場的啟用背后,是新能源電池等產品進出口需求的增長,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溫州產業結構加速轉型的趨勢。
從眼鏡、箱包、服飾等輕紡、日用產品到如今的新能源電池、光伏組件等,溫州港集裝箱吞吐量增長背后,進出口產品類型悄然發生了變化。
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溫州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06.43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0.98%。
與此同時,溫州相關產業也在不斷壯大。今年8月,溫州市2023新能源產業重大項目簽約活動舉行,53個新能源產業項目落戶溫州,計劃總投資超1000億元。
截至目前,溫州港集團已先后新開辟日本、馬來西亞、印尼航線,目前總計開通近洋航線14條,主要輻射東南亞、日韓等區域。
據自然資源部統計,今年以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貿易航線不斷拓展,廈門港新增“一帶一路”中東直航新航線,天津港開通直航歐洲集裝箱新航線,河北港口集團首條東南亞集裝箱國際航線投入運營。
同時,內貿航線持續豐富,珠海高欄—深圳鹽田組合港正式啟用,助力實現大灣區港口間資源互認;“寧德—福州江陰—臺灣”“營口—海口”等多條內貿航線正式開通。
業內分析,貿易航線不斷拓展的大趨勢下,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港口城市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經貿往來日趨密切,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以溫州為例,近年來,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額從2013年的533.3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1470.5億元;自2018年溫州市成立“一帶一路”對外開放工作領導小組以來,累計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超6400億元。
港口聯動助推“海絲”城市發展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海洋貨運量22.0億噸,同比增長9.8%。沿海港口作業效率穩步提升,廣州港以0.62天、0.92天的船舶平均在泊、在港停時分別位居全球主要港口第一、第二,港口裝卸作業效率、綜合效率全球領先。
11月初,裝載著60標準箱出口五金件的海鐵聯運班列,從永康東站駛出,抵達溫州港后下水運輸至寧波舟山港的穿山港站,隨后將由集裝箱船出口。這標志著“永康東—溫州港—寧波舟山港”海鐵聯運成功開行。
據了解,這種模式能綜合各港口的優勢、規模、貨品類型、運輸條件等因素,對港口進行統籌規劃、合理分工等,形成有機結合的港口網絡。
溫州港集團生產業務部副總經理施正劍說,以“永康東—溫州港—寧波舟山港”新線路為例,客戶可以多一條出口線路選擇,尤其是在出貨旺季或突發情況時能緩解單一線路的出海難和業務增量等問題。
放眼全國,我國“海絲”沿線港口正呈現出合作、集聚發展趨勢。以寧波舟山港為例,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寧波舟山港積極加強海上互聯互通,深化港口合作。
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董事長毛劍宏說,寧波舟山港累計與3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港口建立了友好港、姊妹港關系,并積極參與港航國際合作項目和國際港航組織。
參與此次會議的剛果(布)黑角市市長艾芙琳·緹謝爾表示,擁有深水港的黑角市在幾內亞灣的國際貿易和運輸方面有著獨特優勢并發揮了重要作用,并需要與“海絲”上的姊妹城市開展地方合作,在相互學習和合作共贏的框架下迎來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院長于文軒表示,港口是“海絲”城市的關鍵節點和經濟增長的驅動力,港口聯動有助于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通過簡化貿易程序和降低交易成本,增強“海絲”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和市場整合,促進共同發展,期待“海絲”城市通過港口聯動實現更加緊密的經濟合作、文化交流和技術創新,共同推動區域的和平、穩定和繁榮。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