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分紅規則迎來進一步優化完善。10月20日,證監會就修訂《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3號——上市公司現金分紅》(以下簡稱《現金分紅指引》),以及《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以下簡稱《章程指引》)現金分紅相關條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進一步健全上市公司常態化分紅機制,提高回報投資者水平。滬深證券交易所同步修改完善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指引,明確操作性要求。
從此次修訂內容來看,主要是從加強對低分紅公司信披約束、引導上市公司中期分紅、加強對異常高比例分紅企業約束等三方面,完善優化現金分紅監管制度,更好發揮投資端拉動作用,持續增強投資者獲得感。
在市場人士看來,此次優化完善上市公司分紅規則,是“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一攬子舉措的重要抓手,有望推動上市公司形成常態化分紅機制,形成完善投資回報機制,提振投資者持股信心,形成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進而吸引更多長期資金入市,促進資本市場良性循環和繁榮發展。
進一步提高A股分紅水平
近年來,在監管部門引導和鼓勵下,上市公司分紅金額逐年增長。權威數據顯示,2012年至今,上市公司分紅總額年化平均增速13.3%,高于同期凈利潤總額平均增速(約10%)。近年來,年度分紅金額也已開始超過當年股權融資額。
“但與境外成熟市場相比,分紅均衡性、及時性、穩定性還有待進一步提升,投資者獲得感有待增強,還有個別公司異常高比例分紅,可能損害償債能力和持續經營能力,需要及時引導規制。”證監會表示。
對于不分紅的公司,監管部門將通過加強披露要求等制度約束督促分紅。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鄭志剛表示,監管部門以加強信披要求的方式,引導分紅水平偏低的上市公司進行分紅,符合市場邏輯,也符合全面注冊制的監督理念。
“投資者通過上市公司的信披作出投資決策,上市公司分紅情況也是影響投資者決策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通過強化不分紅或分紅水平較低公司的信息披露,可能引發資本市場對公司分紅的‘用腳投票’,上市公司制定分紅政策時會更加審慎。”鄭志剛進一步解釋道。
對財務投資較多但分紅水平偏低的公司,監管部門將重點關注,督促提高分紅水平,專注主業。偉明環保董秘程鵬表示,監管部門關注企業財務投資情況,引導企業提高分紅水平,有助于企業集中資金資源做好主業經營,通過實實在在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盈利水平來回饋股東,有助于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和長期健康發展。
此外,監管部門通過便利公司中期分紅實施程序,鼓勵公司增加現金分紅頻次,同時還新增了對中期分紅的完成時限要求。今年中報上市公司分紅數量已明顯增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滬深兩市共計162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23年中期現金分紅預案,分紅家數較去年同期提升了64%。
程鵬表示,簡化中期分紅程序,有助于引導上市公司提高分紅頻次,減少上市公司單次集中分紅資金壓力,使股東分紅體驗更好,并與國際主要資本市場趨同。
在鄭志剛看來,上市公司能夠持續穩定分紅,一方面說明其經營是穩健的,公司對未來業務發展充滿信心,向資本市場傳遞正面積極的信號,另一方面也是對投資者長期投資的回報,有助于培育長期投資理念。監管部門簡化中期分紅程序,引導上市公司形成中期分紅習慣,是為了引起上市公司對分紅的重視,進而制定合理的分紅方案,助力上市公司優化分紅政策,減輕一次性分紅對現金流的壓力。
督促公司持續穩定回報投資者
上市公司分紅不能“一毛不拔”,也不可“殺雞取卵”。每年的年報披露期,常常出現公司分紅金額超過年度歸母凈利潤的情況,引起市場關注。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2022年,超過150家公司現金分紅金額超過公司歸母凈利潤。
鄭志剛表示,如果上市公司超能力分紅、一次分紅過多,可能導致再次分紅無以為繼,對上市公司經營產生影響,最終可能會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
對于超能力分紅,證監會表示,將對資產負債率較高且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不佳,存在大比例現金分紅情形的公司保持重點關注,防止對企業生產經營、償債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上市公司良好的經營狀況是分紅的基礎,這是與引導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相一致的。分紅也需要建立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超能力分紅對公司未來經營會產生影響。此次分紅規則的優化,對于培養價值投資理念,引導上市公司更注重長期股東回報,具有重要意義。
整體來看,此次分紅規則優化,有望推動A股形成常態化分紅機制,提高投資者獲得感,進而實現資本市場的活躍和健康發展。
鄭志剛表示,近期,圍繞如何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監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舉措,分紅是其中的重要抓手。投資者投資股票的目的就是要獲得回報,如果預期收益穩定,投資者也就愿意進行更多投資,資本市場才能更加活躍、繁榮、穩定。相信分紅規則的優化,將引導上市公司建立長期分紅政策,在合理的范圍內持續穩定回報投資者,鼓勵投資者理性投資、長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