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印度南部的維津賈姆港15日正式啟用,這是印度首個巨型港口,將允許印度從中國主導的國際海上貿易大蛋糕中分得一塊。”《印度航運新聞》16日這樣評價前一天迎來首艘貨船卸貨的維津賈姆港。盡管幾經推遲、整體項目尚未完工,但維津賈姆港悠久的歷史和連通中歐的獨特地理位置讓印度對這一首個深水港將帶來的經濟效益滿懷期待。不過,漁民的抗議、未見蹤跡的配套設施,未來隨時可能給印度“潑一瓢冷水”。
從中國出發的“振華15”號重載船當天在印度維津賈姆港卸下了第一臺起重機。
第一艘停靠貨船來自中國
印度《鑄幣報》15日報道稱,從中國出發的“振華15”號重載船當天在印度維津賈姆港卸下了第一臺起重機,標志著印度躋身擁有巨型集裝箱船的國家之列,這將對印度海洋貿易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維津賈姆港位于印度喀拉拉邦首府特里凡得瑯市,這里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海上貿易港口。早在1991年,印度就想將維津賈姆港打造成國際化大港口。2015年,喀拉拉邦政府正式授權給印度最大私營港口運營商阿達尼港口公司開發該項目,港口歸喀拉拉邦所有,但將由阿達尼港口運營和維護一段時間。
美國彭博社報道稱,維津賈姆港是印度開發的第一個深水轉運港口,吃水深度超18米,擁有24米深的天然海底航道,將成為大型船舶停靠的理想樞紐,吸引全世界的船只駛向印度。彭博社分析稱,維津賈姆港將從兩個方向使印度受益:第一,該港口將直接使印度在全球海上貿易中占據更大的份額,對在該領域占主導地位的中國“發起挑戰”;第二,這一港口投入使用將降低印度的物流成本,“幫助其實現成為替代中國的制造中心的愿望”。
“我們預計港口項目將直接或間接地為超過5500人創造就業機會,也很榮幸能有這個機會利用我們的專業知識來改造維津賈姆港,讓它能與科倫坡、新加坡、巴生和杰貝阿里港等全球領先港口競爭。”阿達尼港口和經濟特區首席執行官卡蘭·阿達尼說道。
“燙手山芋”
盡管看好其帶來的經濟前景,維津賈姆港在建設過程中卻幾經波折。《印度快報》15日報道稱,維津賈姆港一期項目原計劃于2019年12月投入運營,但由于征地等問題,該項目一期預計延遲到2024年12月投入運營。截至目前,該項目的實際建設進度為65.46%。
在項目招標的時候,幾乎沒有投資者愿意接手這個“燙手山芋”,僅阿達尼港口一家參與競標。香港“航運公報”網站報道稱,在約760億盧比(約合66.74億元人民幣)的總投資額中,有67%是由喀拉拉邦政府所出,阿達尼港口只承擔了33%,印度審計機關主計審計長公署對此很是不滿。在授予投資者40年經營期限的情況下,都只有一家開發商愿意承擔這個項目,如果該項目條件更為嚴苛,還會有投資者愿意接手嗎?
在印度運營中轉集裝箱碼頭并非一件易事。彭博社報道稱,即使是像阿達尼港口這樣擁有豐富經驗的公司,在當地都遭到了漁民的抗議。《印度教徒報》此前曾報道稱,數百名漁民封鎖維津賈姆港,稱政府在沒有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的情況下就開始了該項目的建設,而現在,防波堤的建設侵蝕海水,致使沿海居民流離失所。2015年該項目協議簽署時,印度共產黨就反對該協議,稱這是一場以犧牲漁民生計為代價的土地騙局。
印度距離海上貿易大國還很遠
印度擁有7517公里海岸線,目前擁有13個主要港口和200多個中小港口。13個主要貿易港約占印度全部貿易量的60%,但港口發展比較緩慢。截至2022年,印度沒有深水港,孟買最大的港口水深12米左右,遠洋貨物要到科倫坡、新加坡轉運。
《鑄幣報》分析稱,印度聯邦政府正在制定《印度海洋2030年愿景》,旨在開發世界一流的大型港口、轉運中心,并實現基礎設施現代化,預計投資額達1.25萬億盧比。而現在,大型船舶對于歐洲和中國之間的貿易變得越來越重要,印度在這一貿易線路上處于極具戰略意義的位置,應該將自己納入這條航線。盡管目前印度的集裝箱吞吐量還不到中國的10%,但如果維津賈姆港能夠吸引更多的船只,將為印度和阿達尼港口在全球海上貿易中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然而,印度連接港口與陸上倉庫和工廠的公路、鐵路配套交通網絡還沒有建立起來。《印度教徒報》13日報道稱,維津賈姆港整體項目離完工還很遠,當地政府尚未修建連接港口到高速公路、長12公里的道路,甚至沒有對此展開公開招標。彭博社分析稱,缺乏這樣的主干道支持,對任何港口的發展來說都是“滑鐵盧”。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