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去秋來,時光的車輪滾滾向前;晝夜交替,奮斗的腳步永不停息。駐足初秋,凝望銅川大地,滿是動人的場景:重點項目建設正酣,工廠車間機器轟鳴,智能化為番茄產業發展注入科技力量……
9月26日,“堅定信心乘勢而上”陜西縣域經濟發展網上主題宣傳活動走進銅川市王益區和宜君縣,“綠色底氣”“文化靈氣”“開放大氣”“產業硬氣”……這里,涌動著邁向中國式現代化的產業底氣。
強縣域,關鍵是強產業,找準產業發展“賽道”至關重要。
像葡萄一樣“一串串”的番茄,見過嗎?走進銅川市王益區孟姜紅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帶的“智能玻璃溫室”,一排排無土栽培的番茄藤蔓沿著牽引線一直向上攀爬。如今,王益區用現代物質裝備武裝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服務農業、用現代生產力改造農業,為農業現代化發展賦能。
“體育+”是帶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有效手段之一。王益區全民健身館的賽場上,運動員們盡情揮灑汗水,馳騁青春;賽場外,王益區夯實群眾體育基礎,用全民健身助力縣域經濟發展的腳步越來越穩、越來越快。
耀州瓷久負盛名。“火鳳凰”立足西北,展翅南飛。一條條陶瓷酒瓶生產線上,經過塑形、上釉、貼花、燒制、裝箱等多道精細工序,各類精美的陶瓷酒瓶將發往全國各地。“火鳳凰陶瓷公司因酒瓶而生,酒瓶就是我們的立業之本。”陜西火鳳凰藝術陶瓷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助理兼副總經理王李斌向記者講解著企業發展秘訣。
“藥材”好,“藥”才好!如今,宜君縣從藥材收獲“藥財”,讓“藥”在產業鏈上開花。
走進宜君縣工業園區內的中藥飲片趁鮮切制廠,數十名工人正在忙碌著,分揀、切片在他們手中顯得游刃有余,整個車間一派繁忙。切制廠日生產量約10噸左右,主要生產的品種是黃芩、丹參、黨參。
在宜君縣工業園區中藥材產業鏈數字化展示中心,產自宜君的道地中藥材,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化信息手段,按照“技術、檢測、供應、金融、代工”五大板塊,整合資源,形成產業聚集洼地效應,以工業化、信息化手段促進宜君中藥材產業的綠色發展、健康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從銀西高鐵、西成高鐵、鄭西高鐵到西蘭高鐵、西寶高鐵,再到現在的西延、西十、西康高鐵,工商銀行陜西分行是陜西“米”字形高鐵發展的見證者和助推器。
“我們持續加大對在建高鐵重大項目上游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有效解決其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工行銅川宜君縣支行行長張凱表示,首筆“高鐵經營快貸”業務落地,為該業務的后續發展奠定了基礎。“今后,我們將依托銅川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持續拓寬普惠金融覆蓋面,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道地中藥材,發展新賽道。宜君縣激活縣域發展“源頭水”,蹚出特色產業發展新路子,可以說是銅川市各區縣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銅川是一座歷史文化與自然風光相融合的城市,她的每一個縣區都正在各自賽道上比學趕超,厚植特色優勢產業,打好“特色牌”“優勢仗”,爭當“特長生”“績優股”,打造高質量發展新脈動,挺起縣域經濟新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