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于9月18日至21日赴俄舉行中俄第十八輪戰略安全磋商。此次王毅訪俄行程備受外界關注,多家外媒提及王毅在剛剛過去的周末與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舉行會晤、中美高官近日互動頻繁這一背景。王毅在18日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舉行會晤時表示,中俄都奉行獨立自主外交政策,雙方合作不針對第三方,不受第三方干擾,更不會被第三方左右。作為世界大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俄對維護全球戰略穩定,推動世界發展進步負有重要責任。
據中國外交部19日消息,王毅在莫斯科同帕特魯舍夫共同主持中俄第十八輪戰略安全磋商。雙方圍繞深化兩國戰略協作廣泛議題深入交換意見,加強了協調,增進了互信。王毅表示,中俄戰略安全磋商機制作為兩國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中俄政治互信的深度和戰略協作的廣度。雙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堅定相互支持,彰顯了全面戰略協作伙伴的應有之義。
據俄《消息報》援引俄聯邦安全會議辦公廳新聞處19日消息稱,帕特魯舍夫表示,俄方期待俄總統普京10月與中國國家領導人在北京舉行實質性雙邊會談,作為俄國家元首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活動的一部分。帕特魯舍夫重申俄方對北京在臺灣、新疆、西藏和香港問題上的堅定支持。他同時表示,在西方發起對中俄雙重遏制運動的情況下,進一步深化中俄在國際舞臺上的協調與協作具有特別重要意義。
在中俄戰略安全磋商前一天,王毅18日在莫斯科會見拉夫羅夫。據俄《觀點報》報道,俄外交部發布消息稱,兩人的會談是在俄中對話傳統的信任和建設性的氣氛中進行的。據中國外交部消息,王毅表示,面對單邊行徑、霸權主義和陣營對抗的逆流抬頭,中俄應順應時代進步潮流,展現大國擔當,履行應盡國際義務,通過繼續加強戰略協作,堅守真正的多邊主義,推進世界多極化進程,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向前發展。
據俄新社等報道,拉夫羅夫表示,兩國元首在雙邊事務和國際問題上為進一步深化戰略協作明確方向。拉夫羅夫表示,希望兩國繼續在聯合國大會和亞太經合組織峰會等進行協作。報道稱,兩國外長高度評價兩國關系現狀,并就雙邊議程、高層交往及俄方參加10月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進行討論。
“中國外長王毅訪問俄羅斯,此前意外會晤美國官員?!卑ā度A爾街日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多家美媒19日在報道中提及,王毅在此次訪俄行程之前,剛與沙利文在馬耳他舉行多輪會晤。此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周一還在聯合國大會間隙會晤了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雙方均呼吁在兩國雙邊關系緊張之際保持穩定。中美、中俄互動及關系發展正受到外界密切關注。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張弘表示,會面先后順序與國家關系遠近并不存在明顯的邏輯關系,主要取決于各方會面時機、討論議題以及會面地點。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要與其他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與其他大國之間保持正常的交流,因為全球治理需要全球共同努力,而非某一國所能決定和領導的。張弘分析稱,王毅訪俄首先是為中俄元首會晤做準備;其二是就戰略穩定問題進行對話,俄烏沖突已持續570多天,俄羅斯與北約的激烈對抗增加了世界大戰的風險,中國希望與俄羅斯加強合作、加強對話,維持全球戰略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一些聲音將朝鮮最高領導人最近訪俄和王毅赴俄進行戰略安全磋商的巧合作為炮制“中—俄—朝軸心”敘事的素材。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研究員楊進19日表示,這種說法試圖將中國、俄羅斯和朝鮮關系描繪成一個“陣營”,但中國外交戰略中并不存在這一概念。中國從不加入任何陣營,也不搞集團政治。西方通過推動“中—俄—朝軸心”敘事,將中國推向全球主義的對立面。楊進認為這值得警惕。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