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央行宣布于2023年9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
這是繼3月全面降準0.25個百分點之后,年內第二次實施降準,預計釋放中長期流動性超5000億元。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降準釋放了積極的政策信號,有利于引導社會預期,提振市場信心,進一步夯實經濟回穩向上基礎。
釋放穩增長積極信號
此次降準基本符合市場預期。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近期受信貸投放力度顯著加大、專項債發行正在經歷年內最高峰等因素影響,9月以來市場利率大幅上行,這意味著銀行體系流動性正在收緊,有必要采取降準等措施"補水",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當前銀行正在下調存量房貸利率,已處歷史最低水平的銀行凈息差有可能進一步收窄。降準結合存款利率下調,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銀行凈息差收窄壓力,有助于銀行維持穩健經營、防范金融風險。”王青稱,“更為重要的是,此次降準釋放了逆周期調節加碼信號。”
從近期情況來看,我國經濟運行持續恢復,社會預期持續改善。新近出爐的8月份經濟數據顯示,出口降幅收窄,基建先行指標走高,CPI和PPI雙雙回升等,都表明經濟正在企穩。
但是經濟回升的基礎仍不牢靠。“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不足的矛盾仍在,經濟穩固回升需要一定過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降準可以更好地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提振市場主體信心。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我國經濟處于回升接力的關鍵時刻。降準可進一步向市場傳遞政策信號,表明央行有決心、有能力運用豐富的政策工具助力實體經濟企穩回升,進一步穩定市場信心和預期,扭轉市場主體情緒。
他表示,此次降準并非意味著貨幣政策“大水漫灌”。由于過去三年我國并未實施強刺激政策,從近期CPI變化看物價也處于較低水平,貨幣政策調整空間較大,有條件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經濟仍在筑底之中,政策仍需繼續發力。因此,宏觀政策應更加積極有為,主動發力。”
降準落地之后,未來是否還有MLF降息舉措?王青認為,這主要取決于年底前宏觀經濟及樓市走向,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可能。考慮到接下來一段時間國內物價都會持續處于偏低水平,也為進一步下調政策利率提供了較為有利的條件。
利好房地產市場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降準給房地產市場帶來利好。
“此次降準有望進一步改善房地產信貸環境,推動房地產市場加快復蘇。”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
9月以來,全國各地密集出臺舉措優化樓市政策。根據中指研究院監測,截至13日,已有超30省市出臺政策40余條,核心城市“因城施策”力度加大,多個二線城市全面取消限購限售政策。
“短期來看,多項有利政策帶動下,預計核心一二線城市市場活躍度將有所提升,從而帶動全國房地產市場逐漸筑底企穩。”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
她認為,此次降準對房地產行業帶來積極影響。“宏觀經濟穩中向好有利于帶動房地產市場預期好轉,同時購房者、企業端的合理資金需求也有望得到更好地支持。”
(來源:中國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