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至7日,第43屆東盟峰會及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在印尼首都雅加達舉行。據越通社3日報道,今年東盟峰會的主題是“東盟要旨:增長的中心”,峰會及相關會議將關注以下重點:為東盟的長期愿景奠定基礎,使東盟以更強的韌性應對挑戰,使東盟成為經濟增長的中心,將印太地區打造成為和平與繁榮的地區。
與今年5月在印尼東部旅游小城納閩巴霍舉行的第42屆東盟峰會不同,本屆峰會聚焦加強與東盟外部伙伴的合作。據外媒報道,泰國新任總理賽塔將缺席本周的峰會,改由外交部常務秘書薩倫代表出席,緬甸軍方領導人及其任命的官員此前被禁止參加東盟領導人及外長會議。
去年11月,東盟宣布原則上同意接納東帝汶為成員國。東帝汶總理古斯芒將出席本周峰會。除了東盟國家,中國、印度、韓國、日本、新西蘭、澳大利亞、俄羅斯、美國、加拿大等國派出政府代表參加東盟峰會及系列會議。美聯社稱,美國和俄羅斯分別派副總統哈里斯和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到訪雅加達。另外,太平洋島國論壇領導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世界銀行的官員也將參加東盟系列峰會。據新加坡《海峽時報》4日報道,印尼總統佐科將主持召開大約12場會議及相關活動,并舉行13場雙邊會面。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4日稱,隨著東盟峰會及系列會議在本周開啟,東盟國家領導人面臨著“沉重的壓力”,美聯社形容,他們正被一系列尚未看到解決方案、引發分裂的問題所困擾,包括緬甸局勢、南海爭端以及“長期存在”的美中競爭。半島電視臺稱,在4日舉行的東盟外長會議上,印尼外交部長蕾特諾表示,該地區“存在許多困難狀況”,東盟國家的民眾都在“注視著我們來證明東盟依舊重要”。《海峽時報》說,印尼正推動加快東盟內部決策進程。“東盟將面臨一些緊急情況,因為世界面臨的挑戰越來越艱巨。”蕾特諾在上周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這樣說。
美國總統拜登缺席東盟峰會及系列會議,卻計劃在7日至10日先飛抵印度參加G20峰會,緊接著再訪問越南。美聯社引述印尼前外交部長納塔萊加瓦的話說,美國總統的缺席是“令人失望”并且具有“象征意義”,但更引發擔憂的是,這可能意味著東盟地位越來越不突出。但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柯比在近日的表態中否認華盛頓將東盟置于地緣政治優先事項的較低級別中。美國《洛杉磯時報》近日刊文說,拜登跳過東盟峰會及系列會議訪問越南的行程安排“完全是倒退的”,在一個日益多極化的世界中,美國需要更有效地去處理與一個靈活多變的聯盟的關系。
代替拜登前往雅加達的是哈里斯,美聯社稱,這是她第三次訪問東南亞、第四次來到亞洲,哈里斯在該地區到訪的國家比其他大洲都要多,本周,她將試圖消除有關美國對東南亞地區承諾的疑慮。
《洛杉磯時報》稱,拜登政府堅稱其做法不是強迫各國在華盛頓和北京之間做選擇,但據了解,它在公開和私下場合都試圖向東盟成員國施壓,要求他們拒絕“一帶一路”倡議,減少對中國的經濟和技術依賴,并取消與中方的軍事合作關系。“更糟的是,美國建立安全伙伴關系網絡的努力正在損害東盟的安全關切,而非改善。”文章舉例說,美英澳的“三邊安全伙伴關系”(奧庫斯)協議令一些東盟國家感到震驚。
據韓聯社4日報道,韓國總統尹錫悅近日接受美媒采訪時稱,將在參加東盟系列峰會和G20峰會期間呼吁國際社會攜手“遏制朝鮮竊取虛擬資產、派遣勞工創匯、海上轉運及其他非法行為,從而切斷其核導研發資金鏈”。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許利平4日說,相比以往,今年東盟峰會的主題更加注重經濟增長與發展,該地區絕大部分是發展中國家,將發展議題政治化、安全化,顯然不符合他們的利益。這么多年來,美國在東南亞地區試圖遏制中國的政策成效有限,因此該國現在希望通過雙邊而非多邊關系作為其“印太戰略”的抓手。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