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您好,麻煩幫忙看看,這些錢還能兌換了嗎?”近日,家住延壽縣六團鎮東安村的吳運來焦急地走進建設銀行延壽支行營業部,滿面愁容地打開一包用報紙包著的“火燒幣”。經高溫烘烤后的紙幣“面目全非”,粘連成坨,嚴重碳化。
眼看平日里省吃儉用攢下來的數萬元積蓄遭受嚴重損毀,吳運來心疼得直掉眼淚。“您別急,我們馬上清點。”建設銀行延壽支行負責人周瑩在了解情況后,立刻抽調2名員工開通“綠色服務窗口”,迅速開展“火燒幣”兌換工作,其余當班人員也在完成自身工作后自發加入到兌換火燒幣的“戰斗”隊伍。
由于“火燒幣”數量較大且性質特殊,無法通過機器鑒別真偽,只能手工鑒定真假和清分數量,且碳化后的紙幣相互粘連、又脆又薄,稍有不慎就會碰掉碳化部分,處理起來較為困難,兌換難度大。面對幾萬元的“火燒幣”,為了盡可能多地保證每張紙幣的完整,工作人員先是對火燒幣進行酒精浸泡與噴撒,在紙幣相對柔和后使用牙簽、鑷子等工具小心翼翼地對“火燒幣”進行剝離、攤開,再按照殘損幣鑒定和兌換標準進行辨別、鑒定,最終根據受損程度裝袋歸類并確認張數。經過5個多小時的清點鑒定,工作人員將符合兌換標準的5萬余元新鈔交到吳大爺手中,最大程度挽回了經濟損失。
“真的太感謝了,要是沒有你們盡心盡力幫我把這些燒糊的錢換成了新錢,我辛辛苦苦攢的錢可就打水漂了!”吳運來收到兌換好的紙幣后激動地握著周瑩的手連連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