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安吉縣昌碩街道,有一家特別的銀行:走進該行,大大小小的盆栽隨處可見,綠意盎然;來到二樓,主題為“紅色引領、綠色發展”的黨建宣教展示廳赫然出現在眼前;銀行的屋頂上安裝了大面積的光伏電板,為日常運營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這里,就是中國銀行打造的系統內首家“碳中和”智慧網點——安吉昌碩綠色支行。
2023年8月15日是我國首個全國生態日,中國銀行歷時兩年打造的這家“碳中和”智慧網點,也正式對外官宣。當金融遇上“碳中和”,會產生怎樣的化學效應?透過安吉昌碩綠色支行一項項低碳創新成果,能窺見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金融賦能下的綠色脈動。
綠色網點建設 環保理念深入人心
步入中國銀行安吉昌碩綠色支行,“綠色”之感撲面而來。作為系統內第一個綠色試點,顧名思義,綠色是它最大的特點。早在最初設計時,支行就充分融入了低碳環保理念,全面提升網點節能降耗水平。
在裝修布局方面,該行優選綠色環保原材料,首次運用可再生鋁制裝配式家具及型材,全程實現無塵化拼插式裝配,最大程度減少裝修中產生的有害氣體和建筑垃圾;在智慧用能方面,加裝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確保支行清潔用電;在統籌管理方面,量身打造“碳中和”智慧能源平臺,依托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從用能側和供能側兩端實時采集網點能耗數據,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如今,安吉昌碩綠色支行已經成功完成了從“綠色”到“零碳”的全新蝶變。
“作為綠色支行的一分子,我們的員工首先要以身作則。”中國銀行安吉昌碩綠色支行行長方虹艷介紹,“我們日常推行綠色低碳辦公,做到無紙化運營、綠色出行、精準垃圾分類,每月還會評選出支行綠色低碳之星,推動綠色理念深入人心。”
同時,為充分凝聚綠色發展合力,該行還持續探索“黨建+業務”發展新模式,積極與鄉鎮(街道)、村(社區)及綠色企業黨組織開展黨建聯建。近日,在省、市行領導的參與見證下,該行與天荒坪鎮共同組建青年護林服務隊,通過開展林地保護、環保治理等各類志愿活動,提升竹林固碳增匯能力,預計將實現年碳匯增量39噸。
服務地方經濟 綠色金融促進發展
點綠成金,逐綠前行。作為綠色金融特色專營機構,中國銀行安吉昌碩支行以“碳減排”為核心,積極開展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創新,持續加大對地方特色綠色產業的支持力度,唱響“碳”路未來最強音。
該行主動融入地方綠色發展,將信貸規模、審批時效、利率定價等關鍵資源優先向綠色低碳領域傾斜,先后投放安吉城市有機更新、兩山未來科技城等基礎設施綠色升級項目,支持云上草原、港中旅等生態文旅產業,能鏈智電、威立雅華菲等綠色科技型企業。截至2023年6月末,網點綠色信貸余額為53.2億元,占全部貸款比例超70%,綠色信貸增幅高于全部貸款增幅12.49%,資產碳強度穩步下降。
以服務當地經濟轉型和碳減排為核心,中國銀行安吉昌碩支行將綠色金融產品及服務創新與生態保護、綠色農林、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密切結合,不斷拓寬綠色普惠金融服務的廣度與深度。近年來,支行陸續推出“綠色白茶貸”“竹鄉共富貸”“美麗鄉村·農文旅貸”等特色產品;成功打造“白茶金溯卡”“云上草原數幣硬錢包”“復興壹號鄉村振興版”等創新項目,推動當地產業“含綠量”和“含金量”不斷提升。
事實上,這股綠色風潮,已從安吉昌碩蔓延至浙江全省。未來,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將繼續以實際行動助力企業朝著綠色低碳方向轉型升級,爭做“雙碳”目標的踐行者、推動者、引領者,為扮靚綠色金融“金名片”,實現地方生態、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貢獻中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