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未來的賭注——經濟學家對臺積電獲補助持有意見。”德國《世界報》9日報道稱,全球最大芯片代工企業臺積電決定在德國投資100億歐元建廠,這將成為其在歐洲投資興建的第一個芯片代工廠。據稱,臺積電將持有新工廠70%的股份,合作方德國博世、英飛凌和荷蘭芯片制造商恩智浦各持股10%,新工廠將被稱為歐洲半導體制造公司(ESMC)。德國聯邦政府已承諾提供50億歐元支持工廠建設。但對于此次合作的前景,一些專業人士并不看好。
據報道,該工廠計劃于2024年下半年開始建設,自2027年年底開始生產。計劃生產汽車和其他工業領域的半導體產品,包含22至28納米和12至16納米的芯片。歐盟國家此前一直希望在芯片生產方面更加獨立于亞洲和美國,而一些企業也希望通過在歐洲和美國的投資來提高“供應鏈安全性”。近期,經過漫長的談判,美國英特爾公司獲得了在德國馬格德堡建設芯片工廠的合同。
德國經濟研究所所長馬塞爾·弗拉茨舍爾將臺積電和英特爾的在德芯片工廠計劃視為“對未來的不確定賭注”,僅這兩家工廠就花費了德國150億歐元的補貼。他表示,只有當這兩項投資能夠推動地區經濟并在其他行業和供應商中創造價值和新就業機會時,才會帶來回報。這些項目意在幫助德國東部地區發展經濟,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創造更好的基礎設施以及更多的教育、創新投資。
中國通信行業專家項立剛對記者分析稱,企業要想在歐洲發展出芯片產業鏈,擺脫不了生產、運營成本高的挑戰,而且很難找到相關人才,歐洲現在所有芯片制造公司基本上都處于虧損狀態,“臺積電到歐洲去很難把芯片的成本降下來。所以能不能最終實現一個非常好的商業目標,獲得很好的市場機會,需要打一個問號。”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