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外界的批評聲浪,民進黨當局持續為“城鎮戰”做準備,除了一年制義務役將于明年1月1日開始施行外,軍、憲、警都有擴編計劃。有分析直言,民進黨當局此舉是為了強化“反斬首”戰力,為蔡英文逃跑作準備。
臺“憲兵”特勤隊員于7月軍演時持槍在臺北車站外警戒,用透明玻璃當掩體被批。 圖自中時新聞網
憲兵規模幾乎翻倍
據臺灣《中國時報》日前報道,為了強化所謂的“反斬首”戰力及防護關鍵基礎設施,負責臺北防衛的憲兵部隊兵力規模將由編制5600人,大幅擴編至1.1萬人,兵力來源為明年1月起施行的一年義務役,“憲兵指揮部擴編后,儼然取代海軍陸戰隊,成為第四軍種”。
報道稱,“憲兵指揮部”規劃今年度先擴編兩個營級基干營及3個連級單位,合計增加約軍官100人、士官700人。負責防衛臺北地區的“憲兵202指揮部”將增設一個憲兵營,部署在臺北市公館地區。臺軍方官員稱,一旦進入戰時,憲兵負責臺北保衛與島內正副領導人的安全,臺陸軍六軍團負責指揮北部作戰區作戰,其所轄關渡指揮部負責臺北作戰區,而“憲兵指揮部”則負責臺北地區防衛,可以指揮所有臺北市的地面部隊。
此前有“立委”披露稱,臺“行政院”打算擴編“保安警察第二總隊”(簡稱“保二總隊”),計劃從1200人增加到4500多人。外界質疑警察變成臺灣“第二陸軍”。7月底,臺“警政署”正式發函,征調735人進駐三峽“保一總隊”營區,到反恐訓練中心接受軍方訓練12周,以后再視情況分批增補。
逃跑才是目的
據了解,蔡英文衛隊分布非常廣泛,其中憲兵211營負責蔡英文辦公大樓安全;332營負責蔡英文住所及周邊安全;229營和239營駐守臺北市大直地區;228營是炮兵營,部署在臺北士林區,第六營駐守臺北南區公館一帶。
臺灣軍事專家宋玉寧稱,民進黨當局擴編軍憲警就是要強化所謂的“反斬首”戰力。對于“憲兵”第六營的部署位置,臺灣防務學者蘇紫云稱,他們可以對臺“空軍作戰指揮部”一帶要地進行防衛,讓臺北防線“更完整”,避免解放軍的“斬首行動”。
但有學者直言,“反斬首”只是個幌子,想逃跑才是真正目標。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平表示,民進黨為了政黨私利,近年來不斷在作死的邊緣反復試探,他們對此也心知肚明,因此一邊肆意玩火,一邊心虛害怕。他們害怕臺海戰爭爆發,尤其害怕解放軍的“斬首行動”。
近年來,蔡英文當局頻繁進行“反斬首”演練。2017年2月,臺軍進行“萬鈞計劃”演練,模擬用“黑鷹”直升機將蔡英文在危難時刻安全撤離;同年5月,蔡英文在“萬安”演習中演練“逃跑計劃”,被臺民眾嘲諷“初上任就先演練如何逃命的領導人”。2021年7月,臺軍深夜在臺北出動“云豹”裝甲車,在蔡英文辦公室附近執行演習任務。2022年7月,臺軍“漢光38”號演習,演練課目為防止蔡英文等人被“斬首”。今年6月,臺海巡部門進行的解救被綁架人員演練中,主角“形似蔡英文”。有分析稱,這是蔡英文對于“斬首行動”的擔憂而進行的“逃命彩排”。
注定是徒勞
臺退役中將帥化民在節目中直批民進黨當局“居心惡毒”,“這是逼臺灣老百姓去打城鎮戰,還有這么多保警、憲兵在后面督戰……我們的軍人將來可能前面要面對解放軍,后面還要面對督戰隊?惡劣!”
李平表示,這次所謂“憲兵”擴編,是蔡英文等“臺獨”勢力內心恐懼的表現。“臺獨”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蔡英文們與其心驚膽戰不斷演練“防斬首”,不如好好思考如何從“臺獨”路上回頭,處理好兩岸關系,推進兩岸最終統一。臺灣孫文南院執行長李正圻稱,蔡英文上臺以來,“反斬首演練”和“逃跑戰術”成了家常便飯,反映出蔡英文對權力的極度不安全感,以及民進黨方面“以武拒統”思維的窮途末路。他稱,現在臺當局看到美軍不太可靠,于是開始給自己找后路。實際上,蔡英文誤判了一個最大的前提,臺灣是一個島,如果大陸對臺實施全面封鎖并針對“臺獨”分子進行精準打擊,這些精心籌謀的逃跑路線、導彈部署、防御策略等都將是徒勞的。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