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
會議在談及房地產市場時,首次明確提出,適應中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
專家認為,整體來看供需兩端齊發力是本次政治局會議傳遞的重要方向,同時,釋放出了房地產政策端仍具有較大調控空間的積極信號,預計接下來各地房地產市場政策端將繼續發力,調整力度也將會有所加大,調整工具也將會趨于多元化。
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
7月14日,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在今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考慮到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已經發生深刻變化,過去在市場長期過熱階段陸續出臺的政策存在邊際優化空間,金融部門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加強政策研究。”
此次會議指出,“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
何謂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
從數據上來看,上半年的房地產市場表現不盡人意。7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上半年全國房地產市場基本情況顯示,1—6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86萬億元,同比下降7.9%;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5.95億平方米,同比下降5.3%;商品房銷售額6.31萬億元,增長1.1%,增幅連續兩個月縮小。
房價方面,據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的數據,6月全國70城新房價格止升轉降,二手房價格則連續兩月下降,一線環比下降0.7%,二、三線城市環比均下降0.4%,一線城市二手房領跌。
“此次提及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具體來說實際上包括購房需求步入冰凍期、投資投機需求大規模離場、供求矛盾開始呈現供大于求特征、二手房掛牌激增歷史罕見等。供求關系的變化,是理解后續市場走勢和政策走向的最關鍵內容。”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這些趨勢性現象表明,房地產可能永久性地告別了大范圍過熱的走勢。”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對中國網財經記者指出,行業和市場的重大變化,推動著管理政策也要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即從“防過熱”轉到“防過冷”。
“整體來看,供需兩端齊發力是本次政治局會議傳遞的重要方向。”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關榮雪說,“本次會議首次提出‘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的觀點,是在當前‘慢復蘇’市場現狀下催生出的迫切需要,也反映出國家對于房地產市場仍高度重視與支持。”
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
“釋放出了房地產政策端仍具有較大調控空間的積極信號,預計接下來各地房地產市場政策端將繼續發力,調整力度也將會有所加大,調整工具也將會趨于多元化。”關榮雪表示。
面對多地樓市調整壓力大,市場信心恢復緩慢、交易活躍度低等情況,多地限購政策已有所放松。
以揚州為例,近日,揚州市住建局與多部門會商,明確自7月1日起,正式實施《關于促進市區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通知》第1條提出:“在市區購買改善性住房的,不再執行限購政策,其原有住房不再執行限售政策。”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2023年以來,已有百余地方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超300次,其中濟南、長沙、廈門等近20個城市放松限購政策,部分熱點二線城市如杭州已多次出臺政策優化限購措施。放松限貸和限售政策的城市數量也有所增加。
部分一線城市也在正嘗試通過多孩家庭增加購房名額、放寬人才落戶等方式優化限購條件。例如7月21日,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就《廣州市差別化入戶市外遷入管理辦法》征求意見,擬在廣州七個區實行差別化入戶政策,若該辦法最終落地,28周歲以下、大專學歷、連續社保滿一年即可入戶廣州白云、番禺等七區。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認為,房地產政策的優化仍將以因城施策的方式推進,整體力度有望加大。普通二線和三四線城市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房地產限制性政策已基本放開,當前核心一二線城市政策空間仍較大,短期來看,這部分城市房地產政策有望進一步優化,優化住房信貸政策、放松郊區限購、降低交易稅費等仍是政策方向。
易居研究院認為,目前房屋銷售端非常低迷亟需扶持。此次會議后會有系列重磅政策,尤其是限購松綁取消、房貸政策持續寬松、一線城市率先松綁等方面會有持續性的大招,對于房屋交易和市場信心提振將有極大的作用。對于房企、中介、代理、購房者等市場主體而言,近期也要關注后續寬松政策所帶來的利好。
在嚴躍進看來,此次政策明確要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其含義不在于簡單地放松,而在于要扭轉2017年以來一系列過于嚴厲的政策。
嚴躍進坦言:“部分政策和當前市場基本面已經完全不相符,自然要逐漸退場。”
積極推動城中村改造
本次會議還提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積極推動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盤活改造各類閑置房產。
“這將意味著城中村改造將成為接下來房地產發展的重點之一。同時也凸顯出城中村改造工作也是促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的重要一環。” 關榮雪表示。
加快完善住房保障體系是滿足人民群眾基本住房需求的重要措施。進入“十四五”時期,我國以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為重點,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努力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城中村改造、閑置資產盤活將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的重要舉措和方式。
近日,《關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已審議通過,后續更多細節有望跟進落實,更好地改善民生、擴大內需、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李宇嘉表示,未來的政策著力點在于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包括保障性住房供給加速,特別是保障性租賃住房大規模籌集建設、分配等;也包括加快推進城中村改造,解決新市民、年輕人、外來人群融入城市的問題,釋放其消費潛力;還包括老舊小區改造,釋放居民提升住房品質的潛力等。
(來源:中國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