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國家半導體戰略”發布僅一個多月,英國傳出數家微芯片(采用微電子技術制成的集成電路芯片)公司赴美開展業務的消息。英國《每日電訊報》1日評論稱,這是對英國首相蘇納克重振英國微芯片產業愿望的打擊。
報道稱,英國微芯片企業Pragmatic Semiconductor已經在美國開展業務。該公司文件顯示,今年2月,它在美國成立了一家公司。Pragmatic創始人斯科特·懷特表示,公司一直有向美國市場擴張的計劃,并打算最終在全球開設數百家小型工廠。目前,Pragmatic正按照美國《芯片與科學法案》的要求申請資金補貼。懷特對《每日電訊報》回應道:“(英國)沒有最大的市場,沒有最具吸引力的環境來擴大生產規模,沒有強大的技能基礎。”
除了Pragmatic Semiconductor外,IQE、Paragraf等芯片公司也在積極尋求申請美國的補貼,打算在美建廠,甚至計劃把總部搬到大西洋彼岸去。《每日電訊報》此前報道稱,在美國正式啟動半導體制造業補貼申請程序之際,這些英國芯片公司代表組團前往美國,與白宮官員和美國國會議員們舉行了會談。
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2日表示,目前英國的半導體產業沒有形成完整的綜合產業鏈。在不健康的產業生態下,下游資源匱乏導致上游競爭力大大減弱,許多芯片公司只能另尋出路,從英國芯片設計巨擘ARM放棄芯片設計、將自己改為架構公司可見一斑。在這種情況下,英國企業有兩種選擇,一個是赴美上市,另一個是搬到美國去。美國有比較龐大的生態鏈,會給芯片企業帶來一定的效益,但是搬到美國的成本很高。
此前,由于英國遲遲未公布芯片戰略計劃和政府補貼,英國科技行業最有影響力的30位企業家給英國首相蘇納克寫了一封聯名信,要求政府立即行動。懷特也曾警告英國政府稱,如果不加大補貼力度,Pragmatic可能尋求在海外運作。5月,英國科學、創新和技術部終于發布了“國家半導體戰略”,該戰略提出英國政府將出資10億英鎊提升本土芯片設計研發實力,鼓勵本土芯片企業發展。但這一戰略遭到了批評。當時路透社分析認為,英國政府這一戰略資金量相對較少,難以發揮作用。去年美國宣布的芯片產業補貼規模達527億美元,而歐盟的“歐洲芯片法案”援助規模達430億歐元。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表示,如果英國補貼給得更多,這些企業也會回歸,但英國最大的問題是高端芯片需求不足。如果企業能在對高端芯片有更多需求的地方運營,那么芯片產業的上游企業就能更加靠近客戶。但盤和林并不看好一些國家開啟芯片補貼競賽。他說:“開啟芯片補貼競賽將大幅提高發展芯片技術的門檻,而門檻的提高勢必導致各國在芯片技術方面的差距不斷拉大。這會加劇芯片產業失衡,由于美國芯片生產成本很高,美國制造芯片并非最優解,企業搬去美國破壞了芯片產業鏈的全球化進程,會阻礙芯片技術的發展。”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