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五一”長假消費火爆升溫之后,剛剛結束的端午小長假依舊高漲。即使在連續40℃以上的高溫之下,今年的端午北京消費也交出了喜人的成績。三天小長假,北京重點監測的百貨、超市、專業專賣店、餐飲和電商等企業實現銷售額24.7億元,實體業態同比增長29%。而在線下實體快速升溫的背后,是新業態、新消費的快速崛起。
商業消費之外,北京作為國內最重要的客源地和目的地之一,在端午節游客接待量和營收上均創新高。整體來看,國內游依然延續復蘇勢頭,在“五一”假期報復性出游后,市場逐漸回歸理性。
高溫不減的還有影迷的觀影熱情,在多部優質大片齊沖大銀幕的刺激之下,2023年中國電影市場端午檔(6月22日-24日)以9.09億元總票房收官,位列中國影史端午檔票房亞軍。隨著觀影潮的顯現,沉寂了一段時間的電影資本也將迎來一定程度的回溫。
餐飲 知名面館夏至不賣熱面
與端午氣溫一樣火熱的還有期間的餐飲消費。端午假期期間,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多個商圈發現,多家餐廳門前都出現了大排長龍的情況,即便是夜間,也有許多餐廳座無虛席。北京市商務局發布的端午假期消費盤點顯示,假日期間,監測的餐飲企業營業額同比增長88.2%,東來順、全聚德、呷哺呷哺、鴻賓樓、大董同比分別增長28.3倍、6.1倍、3.4倍、2.7倍和2.6倍。
據介紹,惠豐門丁肉餅店端午小長假期間翻臺率高達5-6番,營收客流均創新高。主打江蘇菜的同春園同樣火熱,相關負責人表示,“小長假期間來就餐的大多是以家庭為單位,對包間需求比較高。端午當天包間一天翻臺3-4番還是供不應求”。另外,端午當天,華天延吉餐廳、華天新川面館的冷面、涼面類美食單日銷量達到近萬份。夏至當天,新川面館更是為了保障涼面供應量,暫停售賣熱面。
不僅是線下門店,餐飲線上外賣更是迎來小高峰。數據顯示,端午當天華天延吉餐廳4家門店外賣訂單量超過800單。延吉餐廳副經理劉小溪介紹,由于訂單太多,從前廳到后廚,甚至行政的后勤工作人員都來幫忙配菜、打包。
不過,端午節來臨,節氣美食粽子消費的熱度自然不會差。西貝提供的數據顯示,自今年4月21日“西貝雜糧粽”陸續上線售賣起至6月22日,全渠道雜糧粽銷量同比去年增長663%。事實上,許多企業今年都在粽子口味上下足功夫,西貝也不例外,新推出了一款咸口粽“封缸肉糯米粽”。不僅如此,為吸引更多消費者,西貝莜面村門店還于端午期間開展了“甜蜜粽動員”主題親子活動,消費者可帶著孩子一起體驗動手包粽子。
雖說夏天已經來臨,但今年的高溫天氣為端午帶了些許不同。海底撈方面表示,三天端午假期中,內地地區海底撈共計接待顧客超450萬人次,較去年端午節客流增長超過40%。為幫助消費者消暑,除了門店提供的常規飲料,海底撈部分門店還免費為消費者準備了清熱降火的梨湯和菊花茶。
商場 18點后夜經濟火熱
持續高溫天氣下,購物中心成為消費者鐘愛的避暑場所。根據北京市商務局發布的端午假期消費數據,端午假期,全市60個重點商圈客流量2068.1萬人次,同比增長76.8%。
客流涌向線下商場,各類國風互動活動、親子體驗輪番上演。嘻番里的端午游園會營造了國風空間供消費者打卡,設置了投壺、套圈、蹴鞠等國風互動游戲;還有團扇和艾草花束手工制作活動、文化市集等。據悉,嘻番里5月23日單日人流量達到近2.6萬。朝陽大悅城teamLab無相藝術空間端午期間客流接近7000人次,且主要以家庭客群為主。
中糧·祥云小鎮相關負責人表示,端午期間,祥云小鎮舉辦了親子手作互動、包粽子和嬉水游藝等活動。據統計,3天假期,中糧·祥云小鎮客流總量達18.2萬人次,同比去年端午假日上升92.4%;同比2019年端午假日上升23%。
與此同時,近期的高溫天氣使夜間消費進一步流行。上述中糧·祥云小鎮負責人表示,由于端午假日高溫天氣,顧客更多選擇在18點后出游消費,包含餐飲、娛樂、體驗業態的“夜經濟”成為主流消費形態。
北京市商務局發布的端午假期消費盤點中,銀聯商務數據顯示,端午假日期間,夜間實物商品消費金額同比增長44%,其中夜間餐飲消費金額同比增長65.9%;夜間服務消費金額同比增長32.3%。其中,華熙LIVE、朝陽合生匯等多個商場推出了“深夜食街”相關活動,還有朝陽大悅城“城市夜巷”、賽特奧萊“落日音樂會”等,夜間休閑氛圍十足。
老字號 冰涼款衍生品銷量翻倍
端午小長假伴隨連續高溫,讓老字號及相關的冰涼款產品走俏市場。北京商報記者從吳裕泰了解到,該品牌的冰激凌、茶飲等產品銷售額與去年相比實現翻倍增長。今年,吳裕泰還上線了茶粽禮盒,禮盒設計以粽子、波浪、五彩繩、門頭為設計元素,點綴團花和茉莉花元素,更具有傳統文化特色。吳裕泰茶粽子銷售同比增長17%,與2021年相比增長65%。
端午節期間,北京稻香村舉辦“第二屆端午文化節”,并推出10種新品口味,茉莉香蓮粽、梅菜鮮肉粽美味幽香,五毒餅、平安餅等限定糕點增添節日氛圍,假日期間二十四節氣店、零號店客流量合計近5000人次。
同時,商圈也通過老字號及其傳統技藝、文化,與消費者形成更多互動。東城區“老字號嘉年華”助力本土品牌煥生機,隆福寺“大娃端午園游會”為節日添氛圍,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開展非遺大師課堂等。
內聯升旗下大內聯升推出“內有萌虎”童鞋產品?!皟扔忻然ⅰ蓖子∮袀鹘y的五毒——毒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帶著祝福寓意的虎頭鞋,祈福孩子健康成長、長命百歲,也有壯膽辟邪之意,鞋底“踩五毒”寓意祝福孩子“百毒不侵”。
旅游 接待量和營收雙新高
3天小長假讓本地游市場重新走熱。
據北京市文旅局消息,全市重點監測的216家旅游景區(地區)在端午節假期累計接待游客518.59萬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長2.1%;累計營業總收入3.09億元,比2019年同期增長5.8%。游客接待量和營業收入雙創新高,趕超2019年同期水平。
據了解,北京639家旅行社共組織接待京內旅游團7616個、團隊游客數18.02萬人,團隊游客數比2019年同期增長138%。故宮、恭王府、北京天文館等熱點景區依舊火爆,門票均被約滿,王府井、南鑼鼓巷、前門大街景區、頤和園接待人數均在2019年以來的高位運行。全市酒店新入住旅客80.5萬人,在住旅客172.7萬人,與2019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7.2%、9%。
京郊游方面,木鳥民宿報告指出,端午假期鄉村民宿訂單達到2019年的3.9倍,其中北京懷柔區與延慶區鄉村民宿端午假期訂單表現亮眼。據同程數據,在2023年端午假期國內熱門酒店預訂城市中,北京高居榜首。
不僅是北京,其他城市本地游市場也受到青睞。據途家數據,今年端午假期以短途游為主,超六成客人選擇省內游,除了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天津等城市民宿出游人次最多。
電影 創影史端午檔票房第二
6月25日,國家電影局數據顯示,2023年端午檔電影票房為9.09億元,取得了影史端午檔票房第二的成績。端午檔觀影人次達2249萬,國產影片票房占比為80.08%。
具體票房方面,端午檔期間,票房排名前3的影片分別為《消失的她》5.07億元,《我愛你!》1.06億元,《變形金剛:超能勇士崛起》8183萬元。
據燈塔專業版,端午檔檔期內總出票2249萬張,場次127萬場。
燈塔專業版數據分析師陳晉指出,《消失的她》有望憑借優異的口碑在暑期檔走出一條堅挺的長尾曲線,成為今年暑期檔的票房爆款。
作為暑期檔前哨的端午檔,用票房表現向業內傳達了信心。影院負責人曾盼對暑期檔接下來的表現充滿期待,他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影片供給的提升能夠有效帶動觀眾觀影欲望升溫,正因如此,在影片主創陣容和質量的加持下,端午檔盡管只有三天時間,但依舊產生了一波觀影高峰。
此前,財政部、國家電影局聯合發布關于階段性免征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政策的公告。為支持電影行業發展,將階段性免征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自2023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免征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覆蓋了暑期檔、國慶檔兩大關鍵檔期。
燈塔專業版顯示,截至目前,80余部影片已陸續定檔暑期檔,涵蓋劇情、動作、家庭、愛情等多種類型。
(來源:北京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