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產業發展要有特色。近年來,建設銀行大慶分行結合地緣優勢,在做好針對主糧種植領域金融供給的基礎上,持續加大特色產業支持力度,加快產品創新,陸續推出“龍牧貸”“花生貸”“水產貸”等融資產品,讓普惠金融的福利和金融科技的便利暢達田間巷陌,惠及更廣泛的“三農”主體。
“龍牧貸”給足生豬養殖發展底氣
“這三年經歷了生豬價格的波動,每當價格下行時,手里的流動資金就不夠。我們養豬戶想貸款,常因活體抵押門檻過高而失敗,去年我們村里來了建行人,告訴我們養豬戶也可以貸款了。”手里有了建行給的65萬元“龍牧貸”資金,大慶肇源縣小城子村村民徐金英也鉚足了勁頭,“這買豬飼料的錢一解決,我更有信心將養殖場做大做強!”
“2022年7月,建設銀行創新的生豬養殖產品‘龍牧貸’正式上線。這款產品以大數據為依托,創新構建多維度準入和風控模型以及信用評價體系,具有快捷、靈活的線上操作模式,純信用、無抵押,利率低、準入門檻低,有效破解了養殖戶授信難、融資貴的難題,真正為養殖戶解壓、為養殖產業賦能。”建設銀行肇源支行客戶經理張慶介紹說。
“水產貸”破解產業融資難題
走進大慶市肇源縣興安村村民張啟友承包的生態養殖區,500畝魚塘綠樹環繞、波光粼粼。“建這個魚塘光前期資金投入就得70~80萬,要是沒有建行‘水產貸’的支持,魚苗再晚點投放,今年就‘泡湯’了。”張啟友介紹說。“這多虧了建行工作人員到我們村走訪,得知我的實際困難后,忙前忙后地幫我跑貸款,沒少為我這事操心,貸款申請下來后,我一看還無抵押,關鍵是利息還比較低,我貸29萬,一年利息才一萬三。”
大慶市肇源縣位于松嫩兩江交匯處,肇源鎮興安村水面遼闊,當地許多農戶都從事水產養殖業。建設銀行創新推出的“水產貸”及時地解決了養殖戶融資無抵押物的問題,進一步盤活了水產養殖市場,堅定了養殖戶的信心。
“我們全村有養殖戶50多戶,本村有水面3000多畝,外包7000多畝,養殖都是規模養殖、精養細養,投入的資金就非常大,往年沒有哪家銀行給我們貸款,今年建設銀行推出的“水產貸”,對我們來說幫助非常大,利率還低,手續還不麻煩,放款還快!”大慶市肇源縣興安村村黨支部書記陳功林高興地表示。
“花生貸”開辟產業種植大縣新前景
大慶市肇源縣2023年花生種植面積超過20萬畝,是遠近聞名的花生種植產收大縣。肇源縣茂興鎮輝煌村地勢平坦開闊,十分適合花生種植。輝煌村也有種植花生的歷史和習慣,全村84%的土地種植花生,資金需求量較大。
“近幾年,隨著花生價格不斷上漲,包地費用、化肥、種子、農藥等也跟著上漲,種植成本在不斷增大,資金短缺成為我們擴大種植規模的一大難題。建設銀行的‘花生貸’為我們提供了方便的服務,幫助我們解決了資金難題。我們今年一定好好經營土地,多掙錢。有建行的支持,農民的日子會一天比一天紅火。”大慶市肇源縣輝煌村花生種植戶于勝對前來回訪的建設銀行肇源支行客戶經理劉明星說道。輝煌村黨支部書記崔海達表示,“我們村有36800畝土地,31000畝種植花生,資金需求是件大事,有了建行給我們做金融后盾,農民就不愁買農資的錢了。”
“這幾年,我們縣域金融機構深入貫徹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在上級單位的支持下創新推出了‘花生貸’‘水產貸’等特色信貸服務。以‘花生貸’為例,兩年來累計為種植戶授信超過4億元,貸款總額達到3.75億元,幫助農民走上了特色產業發展的快車道。”建設銀行肇源支行負責人表示。